“盛極而衰”未必適用於美國,人類社會的探索永無止境


“盛極而衰”未必適用於美國,人類社會的探索永無止境

美國衰落一類的“話題”有很多,主流觀點是美國“已經衰落”,而且似乎是“不可避免”。支撐這種觀點的“理論”是“盛極而衰論”,佐證是美國的“鉅額債務”。

從表面上看,或者是從“慣性思維”分析,似乎確實如此。因為,“盛極而衰”是“規律”,債務是“最後一根稻草”。可是,這世界既有普遍規律,亦有“特例”。就像“人”有“天賦秉異”類似,對於美國,不能用傳統的“國家”概念來看待它。因為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國家。

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國家”仍然是最主要的“競爭單元”。那麼,問題來了,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未來“競爭單元”又會是什麼呢?也許美國的模式正是一種“探索”。

“盛極而衰”未必適用於美國,人類社會的探索永無止境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完整意義上”的移民國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沒有“建國理念”的國家。從歷史來說,世界上的所有國家,在建國之初幾乎都有明確的“建國”宗旨,比如俄羅斯,它的建國宗旨就是不斷“開疆拓土”;比如以色列,它的宗旨就是回到祖先曾經待過的地方建立猶太人的國家;比如德國,它們始終有“歐洲大一統”的思想。可是,美國在建國之初卻沒有諸如此類的想法和思維。

243年前,幾撥不願被“束縛”的歐洲新教徒“扶老攜幼”來到了北美大陸。為了更好的“生存和生活”,他們一起坐下來“商討”一個“報團取暖”的方案。首先,“生存”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保障“生活”。因為,即便仍然在歐洲,他們的生存應該不是問題。而“生活”的內涵就要豐富許多了。

其次,人的本性可能都是自私的。所以,當“成年和壯者”的眼光劃過老人,小孩和婦女時,他們想到了如何保護她們的問題。他們意識到,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他們“成年和壯者”中的某一人出現了“意外”,也就無法保護自己的“妻兒老小”了!所以,他們想探討出一個“制度性”的保護方式。

“盛極而衰”未必適用於美國,人類社會的探索永無止境

基於對“生活”的追求,以及保護“弱者”的需要,他們最後只達成了一項“共識”就匆忙建國了。這個唯一的“共識”就是確保“個體的自由,尊嚴和幸福生活的權力”。於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自主移民國家就這麼誕生了!顯然,它們沒有崇高的“建國理念”。自華盛頓始,經傑斐遜,林肯等“智者”的推進,歐洲之外的其他族裔人群也逐漸被“接納”,於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完整意義上”的移民國家也就“形成”了,也就“意外”的成長為了目前世界上整體實力最強的國家。顯然,目前的美國也被“定性”為最盛時期。根據“盛極而衰”的規律,“盛”也就意味著“衰”的開始。

秉持“美國已經衰退”的觀點認為,美國在世界GDP中的比例在下降,以及美國的鉅額債務是“美國衰落”的兩個標誌。“GDP比例下降”被定義為“相對衰落”,而“鉅額債務”被視為“已經衰落”,且是“不可避免”的衰落。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個“美國衰落”的佐證。在1900年的時候,美國的GDP在世界GDP中的佔比是34%。而2019年美國GDP的佔比是24.8%。歷經120年的時間,僅下降了9.2%。再者,1900年的時候,美國的GDP世界佔比雖然高達34%,但是,那時的美國在教育,科技,軍事,金融,政治等領域顯然沒有現在的美國強大。顯然易見,現在的美國整體實力比之1900年時更全面。

“盛極而衰”未必適用於美國,人類社會的探索永無止境

“鉅額債務”一直被視為“美國衰落甚至崩潰”的有力佐證。但是,卻忽略了以下兩個因素。(一),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前的2016年底債務是22.8萬億美元,三年後的2019年底,其債務增加到了23.5萬億美元。三年增了0.7萬億美元。儘管仍然在增長,但增幅顯然遠遠小於小布什和奧巴馬時代。(二),儘管本屆美國政府的“吃相”有點難看,但其2019年的GDP卻也達到了21.5萬億美元。四個季度的GDP增幅分別為一季度3.1%,二季度為2.3%,三季度為2.1%,四季度為2.9%。在世界經濟增長普遍下滑,在20多萬億美元GDP的基數上仍然在增長。

從美國“鉅額債務”的構成來看,以債務的“哲學性”來分析。美國的債務主要有兩部分,一是23.5萬億美元的外債中,美國國內認購了72%,域外國家持有量只有約28%。從債務的“哲學性”來說,美國“信奉和實行”的是“消費刺激經濟”的理念。這種增長方式有一個“硬性”條件,那就是“強大的科技體系和創新能力”。這個“條件”美國“有”!鑑於此,再加之美國的21.5萬億美元的GDP基數,23.5萬億美元的債務應該不是美國的“末日”。

“盛極而衰”是規律,這一點“毫無疑問”。但如果具體用在美國身上,需要結合兩個因素。(一),美國是否已經“盛極”。(二),“盛極而衰”只是這一規律論的前半句,後半句則是“衰而又盛”。這才是一個具有歷史觀和哲學性的“完整循環”。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不斷髮展,有這樣一個事實不容忽視。即人類正在向太空和外太空“探索和發展”,無疑,美國走在了前列。如果單純以地球上的“國家為競爭單元”而論,美國可能到了“盛極”點,該衰了。可是,如果以“探索和發展”的觀點而論,美國是否還有發展空間呢?這是個“未知數”。

“盛極而衰”未必適用於美國,人類社會的探索永無止境

從歷史規律來看,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盛極而衰”後便一蹶不振,甚至是徹底消失了。可是,也有國家是“盛極而衰”後又“衰而又盛”,或者是正在“衰而又盛”的路上。這裡的關鍵是“衰和盛”的轉換時間和標誌問題。通常情況下,人們是以“朝代更替”為標誌的。而時間則有長有短。之所以說美國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國家,有兩個因素“不好定義”。一是它的“移民性”,二是它的“政府更替性”。美國每四年就要換一屆政府,所以,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政府的“更替”說明了兩點。一是前屆政府不夠優秀或有瑕疵。二是美國人民渴望變革。也就是期望更好。這就引申到了美國的“調整機制”。因此,有觀點認為,美國就是在這種“不斷調整和變革”的機制中,由“小衰到小盛”的累積中不斷髮展和壯大的。

其實,在美國的發展過程中,有過不止一次的“衰退”現象或時期。比如,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經濟危機導致的大蕭條差點使美國崩潰。但美國的“調整機制”因應出了挽救美國的“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又站起來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又一次使那時的美國人“前途渺茫”,不過,也撐過來了。現在,美國似乎又一次到了十字路口。從歷史、現實以及規律性來判斷,美國的發展方式仍在探索中,美國的衰落仍在觀察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