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吐槽陳浩民老婆5年4剖不坐月子?人家養出4個學霸,你能麼?

咱們一直有多子多福的說法,要是有兒有女,湊成一個“好”字就更好了。但是計劃生育的長期推行和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也有不少人習慣了“三口之家”的家庭結構,像

陳浩民和老婆5年生4個孩子就受到了不少的非議。不過日子始終是給自己過得,曾經被瘋狂吐槽的陳浩民一家,現在卻幸福得讓人羨慕

還在吐槽陳浩民老婆5年4剖不坐月子?人家養出4個學霸,你能麼?

還在吐槽陳浩民老婆5年4剖不坐月子?人家培養出4個學霸,你能麼?

說起陳浩民,大家會想起什麼呢?除了年輕時的神顏和濟公系列的神劇,最多可能就是和妻子蔣麗莎5年剖腹產生4個孩子的人生經歷了。

5年之內剖腹產4次,這不僅和當時一家一個孩子的主流家庭結構相矛盾,還和傳統的坐月子習俗相違背,陳浩民多次被人吐槽是直男,妻子蔣麗莎更是被說成“生育機器”。但是陳浩民和妻子在採訪和社交平臺上卻多次表示自己很幸福。

5年4剖的生育頻率,說明蔣麗莎在生完前一個孩子幾乎是月子都沒坐就懷上了下一個孩子,而且都是剖腹產,真是當之無愧的“女超人”。其實蔣麗莎不僅能生孩子,還很會教孩子。

家裡有多個孩子時,大寶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一個。但蔣麗莎卻成功把6歲本應該上小學一年級的大女兒培養成可以連跳兩級,

直接開始上小學三年級的課程的孩子。除了成績優異以外,6歲的大女兒鋼琴也達到了8級,可見平時的教育多麼面面俱到。

除了大女兒很優秀以外,家裡其他孩子大大小小的獎狀也是貼滿了牆壁,一家4個孩子都是妥妥的學霸呀。這樣的家庭,還怕以後不幸福嗎?

還在吐槽陳浩民老婆5年4剖不坐月子?人家養出4個學霸,你能麼?

為什麼別人生三四個很幸福,自己一個娃都難帶?原因其實很簡單

1)家裡的經濟基礎是否支持

在國外,一對夫婦生育多個孩子是家常便飯,但是他們卻好像沒有那麼的撫養壓力。一方面是他們的經濟基礎比較紮實,另一方面是發達國家的福利政策,尤其是對孩子的福利政策非常全面,很大程度降低了養育壓力。

因此,有計劃生二寶三寶的朋友們沒有不先努力給孩子攢奶粉錢的,否則不僅會導致二寶的待遇變差,整個家庭的生活水平也會受到影響。

還在吐槽陳浩民老婆5年4剖不坐月子?人家養出4個學霸,你能麼?

2)寶媽的身體狀況是否允許

身邊不少生過寶寶的朋友都表示在生完孩子後身體出現了好多毛病——腰疼、婦科病增多、得了痔瘡等,像蔣麗莎這樣5年剖4的例子其實還是很少見的。

首先是每個人的身體素質有一定的區別,其次就是明星少不了專業人士的護理,大家還是不要輕易模仿。如果寶媽在生完大寶後身體已經出現了一些不舒坦的地兒,二胎還是先別急著要,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還在吐槽陳浩民老婆5年4剖不坐月子?人家養出4個學霸,你能麼?

3)爸爸的家庭意識是否足夠到位

身邊有一位朋友離婚後又帶著孩子嫁到了國外,最後家裡有了三四個孩子,但是她卻多次表示比之前帶一個孩子還要輕鬆。其實從她平時分享的朋友圈就可見。

在鏡頭裡,父親會帶著孩子踢球游泳,會陪孩子讀書堆積木,還會哄孩子睡覺餵奶,寶媽的幸福不言而喻。十月懷胎的是寶媽,但是孩子確實兩個人共同的責任,寶爸們多承擔點育兒和家務責任,寶媽自然輕鬆了。

還在吐槽陳浩民老婆5年4剖不坐月子?人家養出4個學霸,你能麼?

兒女雙全,子孫滿堂的期望很正常,但孩子的數量並不是評價一個家庭是否幸福的標準,只要家人身體健康,生活富足,家庭氛圍和諧就是美滿。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能多生幾個孩子自然是錦上添花,但要是不顧實際情況強行“追二”“追三”可能就不太明智了。

各位寶爸不妨從簡單的承擔家庭責任開始,慢慢改變這個家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