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考慮到大家平常使用的拍攝設備通常是手機和相機,所以這篇文章在攝影實拍分享部分( )的內容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手機如何拍攝景深照片,第二部分就是以相機中的單反相機為例進行介紹。

為了讓大家對硬件設備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我就介紹一下我的拍攝裝備:

手機:華為 P30 Pro

相機:佳能 EOS 7D2


文章提綱

一、什麼是景深

二、控制景深的多種不同方法

①光圈控制景深

②對焦點距離控制景深

③景深標尺

三、運用景深進行拍攝的技巧(攝影實拍分享 )


詳細講解

一、什麼是景深

所謂景深就是指當我們對某一物體進行清晰對焦以後,從這個物體的後面清晰的範圍到這個物體的前面清晰的範圍這一段距離叫做景深。說的簡單一點就是畫面清晰的範圍大小。

在下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場激烈的足球比賽。兩名正在對抗的足球運動員是清晰的,而前景和背景卻是模糊的。這樣拍攝的目的就是利用淺景深把主體人物從環境中凸顯出來,從而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二、控制景深的多種不同方法

1、光圈控制景深

不同的光圈產生不同的景深效果。

我們首先來觀察兩幅圖片的不同景深效果,然後再給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下面兩張圖片,圖1使用光圈f/2.8拍攝,圖2使用光圈f16拍攝,兩者的區別顯而易見:兩幅圖片的對焦位置都在前面的那個五角星上,但使用大光圈f/2.8的圖片中,前景與背景都有不同程度的虛化,只有靠近五角星附近的有限範圍內是清晰的,這就叫“淺景深”,而反觀圖2,因為使用了更小的光圈f/16,幾乎整個畫面中的內容都是一樣清晰的,並沒有太明顯的虛化表現。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圖1 f2.8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圖2 f/16

所以,使用f/16光圈的圖片要比使用f/2.8光圈的圖片的景深要大得多

由此可以得出第一個重要的概念

【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大】

再來一組圖片(圖3至圖5)加強一下這個結論:

這三幅圖片我們全部把對焦點對準在數字8上。

▽圖3使用f/2.8光圈,可以看到只有數字8是最清晰的,其他的數字6、7、9都是模糊的。所以說畫面的景深很小。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圖3 f/2.8

▽圖4使用f/8光圈,可以看到除了數字8以外,數字6、7、9的清晰度都有所提升,說明光圈逐漸縮小,畫面的景深也會逐漸增大,清晰的範圍也越來越大,但是數字6、7、9仍然還有一點點模糊。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圖4 f/8

▽圖5使用f/16光圈,四個數字的清晰度都非常清晰,說明光圈進一步縮小,可以增大畫面的景深,那麼畫面清晰的範圍也將會越來越大。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圖5 f/16

【小貼士】:景深還可以對拍攝時的對焦誤差產生一定的餘量,並且光圈越小這個餘量就越大。比如我們在拍攝一個高速運動的物體或者是體育比賽時,我們可以在觀察物體或者人物的運動軌跡上必經之路的某一個位置上提前進行對焦。也就是預先對焦在一個選定的距離上,然後等待物體或者人物經過這個距離,但是為了更加精確地對焦清晰,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較小的光圈來增加景深。這樣一來,即便在拍攝物體或者人物按動快門的瞬間太早或者是太晚,也會確保對焦清晰。

2、對焦點的距離控制景深

同樣的,我們先來觀察下面的幾幅圖片,然後再總結出一個重要的概念。

下面的兩張圖片,圖6和圖7,均使用F4的光圈進行拍攝。

▽在圖6中,我們把對焦點安排在數字1上。可以看到除了數字1以外,其他的數字都是模糊的,景深較小。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圖6

▽在圖7中,我們把對焦點安排在數字3上。此時我們看到了什麼?對焦點落在了數字3上,說明對焦的距離變遠了,整個畫面的清晰度也有所提升。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圖7

由此可以得出第二個重要的概念

【對焦點越遠,景深越大】

總結這兩個重要的概念:

要增加景深,①使用較小的光圈②向更遠的點對焦或者距離被攝主體更遠一些。

3、景深標尺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圖8 景深標尺

我們有時候在某些鏡頭上可以看到類似於上面這個鏡頭的數字刻度,這就是景深標尺。

這個標尺上的數字是什麼意思?它告訴我們哪些信息呢?

在圖8的距離標尺上顯示鏡頭聚焦在2米(大約7英尺)距離上,如果此時的光圈設定在f/8上,那麼此時的景深標尺告訴我們哪些東西呢?注意看黑色刻度線的兩側,我們只要查看左右兩側的數字8之間的範圍就知道景深範圍有多大了,通過觀察可以看出來這個景深標尺的範圍大概是在1.7米至2.5米範圍之內。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是留意標尺兩邊的數字8呢?因為光圈就是f/8。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以此類推,如果我們把鏡頭的聚焦距離仍然定在2米上,那麼通過改變不同的光圈值那又會怎麼樣呢?

比如:光圈設為f/4,查看標尺兩邊的數字4,景深大約就是1.9米至2.2米之間。

再比如:光圈設為f/16,查看標尺兩邊的數字16,景深大約就是1.5米至3米之間。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2個重要的結論,必須要記住:

【1.光圈越小(即f值越大),則景深越大;

2.任何一個光圈,對焦點後面的景深大約是對焦點前面景深的2倍

如果通過

改變鏡頭的對焦距離又會是怎樣的情形呢?光圈依然使用f/16,但對焦距離是在3米上,可以看到此時的景深範圍大約是在2米至8米之間。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如果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又是什麼情況呢?

上面我們知道了,圖示的鏡頭是50mm鏡頭,在使用f/16的光圈且對焦點在3米上時,景深範圍大約是在2米至8米之間,然後我又仔細研究了一下使用35mm鏡頭和使用50mm在相同的光圈f/11、相同的對焦距離3米下的景深範圍,分別是:35mm鏡頭大約為1.5米至∞無限遠,而50mm鏡頭大約為2米至5米。

由此可以得出第3個重要的結論

【3.鏡頭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越小;

並且無論你怎麼設置鏡頭均是如此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焦距10mm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使用長焦鏡頭拍攝,焦距100mm


三、運用景深進行拍攝的技巧(攝影實拍分享)

在實拍之前,我們有必要先把相關的理論知識熟悉一下,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拍攝時就能更加遊刃有餘了。

對於景深的清晰範圍,這個清晰的程度達到多高才算是清晰呢?

下面這張圖是我將拍攝距離定為3米處的岩石音箱而拍攝的,光圈設為f/8,從前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它的景深範圍大約是2.5米至4米,意思就是說,從2.5米處到4米處這一段距離範圍內的畫面內容是清晰的。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那麼,是不是2.5米和4米處的清晰程度都是一樣的呢?有沒有一個最清晰的距離呢?答案就是:我們從圖片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2.5米以及4米處的畫面內容的清晰程度是沒有對焦點所在的3米處的清晰程度高的,也就是說對焦的那個點才是畫面中最清晰的,並且只要是距離相機3米處的任何景物都是非常清晰的,我們將這個距離稱之為焦點平面。那麼,這個所謂的清晰程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景深距離就是指在焦點平面的前面以及後面的一段距離內我們肉眼能看出來物體的點依然還是一個點這樣的清晰範圍。從上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焦點平面是在岩石音箱的3米處,再往前至2.5米處我們仍然可以看出小草依然還是小草模樣,但是如果小於2.5米我們就能看到畫面最下面的那些小草已經變得模糊了,已經用肉眼看不出來是一個個點,而是一個模糊的畫面。同時焦點平面後面4米處我們同樣也可以看出來小草依然還是小草的模樣,但是如果超出4米距離以後,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小草已經逐漸的虛化模糊,再也看不出來是一個一個的點。

也就是說,小於2.5米、超出4米以外的畫面區域就屬於景深範圍之外。

再給大家介紹一個提前對焦的拍攝技巧,這個技巧在拍攝運動的物體時非常的有用。

提前對焦又叫區域對焦,意思就是,在拍攝運動物體之前,我們預先把所要的清晰範圍先設定好,然後等待你想要拍攝的那個運動主體進入到畫面中,只要按下快門即可完成清晰對焦的拍攝操作。

這個操作的關鍵就在距離標尺上。

相機設置就是:收縮鏡頭光圈,也就是使用小光圈來拍攝,獲得最小的誤差餘量。

將距離標尺刻度線對準你提前預估的距離上,比如3米或者5米,然後注意觀察你相機中所設定的光圈所對應的遠焦點和近焦點的界限,只要運動主體進入到這個範圍以內,果斷的按下快門按鈕就可以得到相當清晰的畫面。

手機實拍

●光圈控制景深

對於手機來講,其實它是沒有機械結構的光圈的,只是“電子光圈”,所以它的景深效果是通過手機內部的算法而得到的,並且,它的光圈是固定的,要想改變光圈值,需要使用手機拍攝功能裡的“大光圈”模式來實現。下面我們以手機實拍圖來進行介紹↓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這張圖片使用光圈f/8拍攝,對焦點位置在書法“牢記使命不忘初心”中的“使命”那兒(下同)。從肉眼來看,畫面中所有書法作品的清晰程度似乎都是接近的,說明景深大。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繼續調大光圈,設為f/2.8,可以明顯看到從“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處的書法作品開始漸漸往遠處延伸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虛化,說明景深變小了。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再次調大光圈,設為f/0.95,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除了對焦點所在的“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的書法作品,其餘地方的作品全都虛化了,甚至它旁邊的“奮進有為砥礪前行”的作品就已經出現了虛化,說明這個光圈值下的景深極度的小。

以上拍攝同一場景的不同光圈值的效果圖再次證明了前面提到的第一個重要的概念

【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大】

再來看下面的這幅圖↓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通過前面的知識點我們知道了:有時候,為了獲得最大的景深,即整個畫面中的內容看起來都是清晰的,可以使用“超焦距”的手法進行拍攝,那麼手機怎麼達到類似的效果呢?兩種方法:

①使用手機的“標準”拍攝模式進行拍攝

②使用手機拍攝功能“大光圈”中的最小光圈設定值f/16進行拍攝

上面的這幅圖片,我就是使用了大光圈模式中的f/16進行拍攝的效果。為了完美呈現雪花燈的大範圍的點綴美麗效果,我計劃採用小光圈,從而使得整個場景的雪花燈的效果都得以清晰地呈現,而並不是選用很大的光圈,只呈現其中一小部分的雪花燈。這樣一來整體的效果就會更加出眾,看起來更加漂亮,從而吸引眼球,突出主體。

只要你看一下下面這幅圖片,使用了更大的光圈f/2.4拍攝的效果,哪一幅圖片的效果更好,一目瞭然。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對焦點的距離控制景深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對比上面兩幅圖片的效果我們可以看出:第一幅圖片的對焦點在英文字母best wish上,所以英文所在的這段範圍內是最清晰的,而其他地方都已經有不同程度的虛化。而第二幅圖片則把對焦點放在了兔子的鼻子上,這樣一來我們就會感覺到整個畫面的清晰度要比第一幅圖片更高,也就是說它的景深更大。

以上拍攝同一場景的不同對焦點位置的效果圖再次證明了前面提到的第二個重要的概念:

【對焦點越遠,景深越大】

手機裡面怎麼調對焦點位置?只要用手指點擊一下你想對焦的位置即可,手機屏幕上會出現一個“對焦框”,那就是需要對焦的位置了。

單反實拍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拍攝時將對焦點安排在麵包中心稍微有點焦黑的位置上,大概處於畫面的中心位置,光圈值f/1.4,這是典型的利用大光圈進行拍攝。可以看出:只有麵包的中間一小部分是清晰的,焦點前面與後面的區域都出現了虛化,整個畫面的清晰範圍很小,說明景深小。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這幅圖片則使用了更小的光圈f/6.7,對焦點主要是安排在小茶壺的茶水邊緣處。從整個畫面來看基本上都能清晰可見,說明它的景深大。

再次證明了:【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繼續看下面的圖片↓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拍攝時只要把對焦點對準離相機較近的這棵植物上,那麼背景很遠處的沙漠綠洲就會被大幅虛化,景深小。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而如果把相機的對焦點直接對準遠處的沙漠綠洲,則整個畫面幾乎都是清晰的,景深大。

再次證明了:【對焦點越遠,景深越大

下面我們用單反相機來演示一遍使用“超焦距”的手法拍攝風光片的技巧。

先介紹一下我的裝備:佳能EOS相機+蔡司50mm鏡頭。

要拍攝超焦距的照片,首先就要先在鏡頭上設定好參數,如圖所示↓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將景深標尺數字16上面的刻度線對準距離標尺上∞(無窮遠)的中間位置,這就是俗稱的超焦距設置,意思就是採用f/16的光圈來拍攝所能達到的最大景深的效果。

下面的這幅圖片就是使用這樣的超焦距設置來拍攝的,可以看到整個畫面都是清晰的,達到了這個鏡頭在f/16光圈的最大景深。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那麼,如果遇到光圈f/16太小的情況時,我們是不是可以使用其他的更大的光圈來代替它進行超焦距的拍攝呢?答案是肯定的。

只要把鏡頭的景深標尺上的其他數字所對應的刻度線對準距離標尺上∞(無窮遠)的這個標記的中心位置就可以了。

比如下面就是分別使用f11和f8光圈拍攝的同一場景的效果。這樣的超焦距拍攝的效果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整個畫面都是清晰可見的。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怎麼樣,我們現在是不是都學會了如何進行超焦距拍攝呢?這對於我們拍攝大場景的風光大片時尤為適用,大家可以多嘗試一下。


免費贈送攝影“金句”

專業人士為什麼認為選擇景深如此重要呢?因為運用景深可以把觀賞者從轉移他們注意力的任何景物上拉回來,從而使注意力集中到攝影者想要表現的地方。因此,運用景深將有助於表現作品的主題。——選自 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

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三個概念:主題關注簡潔,這也是攝影的三條指導原則,專業人士都會有意識地運用景深來表現每一幅攝影作品的主題,那麼同樣的,我們在平常的拍攝中也應該運用到這些概念和原則。

圖片欣賞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如何拍攝有“深度”的攝影照片 ▎網友:原來是“景深”啊



我是今日頭條的“優質攝影領域創作者”,頭條號:影像洪辰班照片點評,頭條圖文的“青雲計劃”獲得者&悟空問答的“青雲計劃”獲得者。

以“1年拍攝數萬張照片”的實拍經歷

以“1年時間的攝影學校專業學習”的知識與實拍技巧

以“數年的客單接拍”所擁有的技術和經驗

為大家分享這些寶貴的攝影資源,為的就是“以影會友”,為這個世界的“美好”帶來更多的“發現者”、“記錄者”!

讓我們共同見證攝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無窮美好與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