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東莞企業的生與死

有人說,2019年是東莞市場的寒冬,而2020年的開年,讓一些企業跌倒了谷底。但在一片寒流中,也有企業逆流而上。


疫情之下,比拼的是企業的應對力、學習力、變革力和領導力,沒有企業願意向這場意外妥協,誰的反應夠快,誰就在新形勢佔領一席之地。


為此開放力推出“疫情之下,東莞企業的生與死”特別報道,採訪了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初創公司創始人、創業者,文章將在公眾號“對話未來”與開放力自媒體矩陣中連載報道,希望給更多企業帶去不同的啟發。


第一期,我們邀請到東莞市金保利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創始人、植物物語品牌創始人黃詩華先生,由他為讀者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間的所感所悟。

疫情之下,東莞企業的生與死

植物物語衛生巾


故事官:疫情對於貴公司是否有衝擊,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您是如何進行“自救”的?


黃詩華:受到疫情一定的影響,第一是,公司主要是停工影響,招聵人員和前期員工返崗,把所有員工都調到需要幫忙的部門,跟員工介紹一下當下疫情的公司的影響,做一下思想工作。第二是口罩等物資缺少,不過我們在知道疫情時,已經有跟不同渠道瞭解和購買了物資。


故事官: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不同企業的表現有很大的差異。貴公司危機意識如何,疫情之後是否會將危機管理工作劃入常規工作的一部分,有無相應的措施?


黃詩華:我們公司是做衛生用品的,本來防護和各方面的衛生也有很強的意識。這一點相對別的行業來說有一定優勢。在疫情後,我們會繼續對公司新老員工加強培訓衛生的意識,後期也會相對應也加大防護品的生產。.


故事官:長期來看,疫情對於您所在的行業哪些變化?您對同行有怎麼樣的建議?


黃詩華:這次疫情讓很多行業都收到了很大挑戰,是一次市場大考。像我們公司,以前主要走線下渠道(商超),但這次疫情對線下零售影響很大,相信以後很多零售市場會朝線上發展。


故事官:對於此次疫情,傳統的線下生意正在被推著加速改革,線上和線下的關係絕對不是簡單的此消彼長的關係,未來可能會有“純線上”企業,但很難有“純線下”企業。關於這點,您有怎樣的看法?


黃詩華:認同這點,互聯網時的劣勢和優勢都是相對的,我們應該積極適應市場變化。目前市場上沒有純線下的企業,跟零售有關的都應該線上結合線下一起發展。


故事官:您如何看待疫情期間以及未來疫情結束之後企業的管理架構,管理方式是否會有大的變化?


黃詩華:如果疫情是長期不能解決的,公司組織架構上是要增加防護和跟進疫情的部門及對廠內各員工出入,留宿等等的要求要做整改.還要預留資金應付不確定的疫情.


故事官:在疫情期間,掌舵人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來適應外部不確定環境的影響?


黃詩華:做企業本來就要面對很多不確定事情,不是等疫情到了才來調整心態,我們隨時都在調整心態。


故事官:現在口罩價格上漲,東莞有很多企業都新增了口罩生產線,您怎麼看?貴公司有想過也進軍口罩市場嗎?


黃詩華:政府應該協助新增的口罩生產企業,同時也應對口罩市場嚴格管控,最重要是口罩原材料廠的管控,因為口罩生產線只是把材料做成口罩,但口罩中的材料(熔噴布)才是決定能否隔病毒。我司有進軍口罩市場的計劃,我們是做衛生巾的,原材料和口罩是一樣,車間條件也達到口罩的要求。


故事官:這次疫情給您個人最大的衝擊是什麼?


黃詩華:市場上來說,線下零售的下滑,導至客戶下單的比較少;公司方面,由於現在各地解封才剛開始,大批人員還未回莞,現在人力缺口大,招工難。

疫情之下,東莞企業的生與死

進入車間的走廊


疫情之下,東莞企業的生與死

乾淨的車間環境


公司簡介:東莞市金保利衛生用品有限公司於2008年在魅力之城東莞大朗獨資建廠成立。2002年,從香港回深訓創辦貿易商行。2016年,公司從德國引進價值數千萬的紙尿褲生產線,衛生巾生產線已達到12條。2019年,公司新廠30000/平方的全自動智能化、現代化、無塵、新建廠設完成並按照計劃投入使用。設立全國營銷中心,負責各地區的市場營運,下設多個辦事機構,廣東/褔建產品生產基地。供應鏈中心,全國客戶服務中心,為公司涉足、發展的所有業務領域提供支持,專業生產自有植物物語品牌(絲柔無感、one 2 free、真空處理、親柔絲感、健康無添加)衛生巾等多個系列,近百種規格的產品。


開放力致力為讀者提供精彩、深度、有料的企業故事

為企業提供全媒體品牌策劃、內容創作、推廣傳播

法律顧問:曾慶光律師、劉衛綱律師

(廣東大洲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風水顧問:廖厚基大師(三僚村長老)

出品 | 開放力文化傳播公司

採寫 | 朱珊珊

外聯 | 陳麗霞

審核 | 梁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