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工程,為何不採用管道運水,偏偏採用河道運水?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的戰略性工程,這個工程方案與1952年就開始構想了,至今將近70年了,到目前為止,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工程的一期工程,基本已經完工,總長約有2899公里。然而很多人會問:南水北調工程為什麼不利於地下管道,還是採用蒸發量巨大的露天河道呢?這裡面有多個原因。

南水北調工程,為何不採用管道運水,偏偏採用河道運水?

首先,地形原因。我國中西部地區,山地、丘陵繁多,埋設地下管道工程量巨大,且根部難以實現。例如:南水北調的西線工程,計劃需要在四川內的長江上游調水,進入陝、甘、寧、內蒙等多個身份,需要翻過秦嶺,秦嶺山脈有100—150千米寬,且很多地方都由硬度較高的大理石,想要埋設管道,就要挖穿秦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國採用了天然河運水的方式。

南水北調工程,為何不採用管道運水,偏偏採用河道運水?

另外,天氣原因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北方地區冬季天氣寒冷,地下管道延伸進入北方,在管道內有水的時候,裡面水結冰後體積會膨脹,會出現把管道撐破的事情發生。這種情況在北方地區很常見,北方的冬天到處都有管道被凍裂的事情。而河道運水,還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即使河面被北方的寒冷天氣完全凍住,河面下也是可以流動的,並不會影響冬天運水。 所以說,在北方還是要採用河道運水。

南水北調工程,為何不採用管道運水,偏偏採用河道運水?

最後,成本的原因。用管道輸送如此龐大的水量,不僅不經濟,而且還不效率。管道鋪設的成本極高,而且送水量還遠遠趕不上河道。利用河道運水,沿途各地的居民都可以使用這些水來澆灌莊稼,更能發揮出南水北調工程的巨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