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是個童年缺愛的小孩

| 一 |


童年對每個人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吧。


小時候的我,迫切想成為大人。


我厭惡被隔絕在真實世界之外的疏離感,當我想往成人世界裡探頭一瞥,拋給我的回應往往是「大人講話小孩不要插嘴」以及「你是你媽在地裡撿的」。畢竟弱小,何止物質,連精神構建都是被大人主宰的。


就這樣,一路聽著大人嘴中的荒誕話,跌跌撞撞,我們也長成了大人。


長大後又覺得,擁有相對漫長的童年是一種福祉。


規則遍地又雜草叢生的社會還離你很遠,你就像天地間無憂蹦躂的跳蚤,像沒有韁繩的野馬,像四處遊走的風。世間太多趣味滑稽事,是隻有孩童才能享受的。


如果你也是個童年缺愛的小孩


| 二 |


回想起來,我的童年還算幸運。家裡有讀不完的書,鄉下的池塘有撈不完的魚。


但仍有缺憾,童年還是孤獨的,沒有一個親人願意真正俯下身聆聽我腦洞大開的想法,想必你也有同感,沒有任何一個孩童的奇思妙想是能被完全理解的。


童年最忠貞的終究是影子的陪伴。


今天做的主題是童年時期的「缺愛」,選取了幾十個人的一句話童年自述。並非為了站在這個時間節點控訴什麼,也非為了勾起傷心過往,只為紀念。


如果你的童年圓滿無缺,就將美好的記憶珍藏吧,讓珍貴段免於泛黃,免於破碎。


而大部分人的童年總是有缺憾,沒關係,跟過去釋然一笑,現在的我們已經是鎧甲傍身獨立強悍的大人,我們可以在每一個六一,讓自己成為最放縱的孩童,給自己一個節日,永葆童真。


童年缺愛是怎樣一番體驗?


我試過銷聲匿跡,但始終無人問津。


表面跟人嘻嘻哈哈相見恨晚,心裡拒人於千里之外。


童年缺愛,成年後會自然而然的習慣和人保持距離,不會索取也不敢給予。如果有人對你好,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你也會感動到哭。


如果你身邊有同學性格開朗,怎麼黑他他都不發火,一副好脾氣的性格,他很可能就是缺愛長大的,他並非不生氣,只是從小就學會在父母面前隱藏情緒,他更害怕發怒會失去朋友。


任何情感他都害怕失去,也害怕得到。


如果你也是個童年缺愛的小孩


走路沒有聲音,怕影響別人,但常常因此而嚇到別人,尤其晚上——我喜歡穿黑衣服,雙手插兜,低頭,常有女孩被嚇得大叫一聲奪路而逃。所以至今在糾結走路到底要不要發出聲音。


在風雨里長大,給點愛都當做是家。


童年的門縫是我窺視人世的第一個角落,是一頁撕裂的教科書,讓我知道人長大後會小心翼翼不再把心敞開,會悄悄往心底那扇門積攢經驗,機智,愛心,私慾,傷痛或者快樂,攢的足夠多的時候被稱之為成熟,而流失的是童年一塵不染的純真。
--林彥《門縫裡的童年》


不打車,不是因為缺錢,而是萬一遇到個話癆司機會如坐針氈。不習慣與人搭話,不習慣應對別人莫名的熱情。


如果你也是個童年缺愛的小孩


被寵愛的小孩才有任性的資格。缺愛的,好像生來就懂分寸。


被愛的人有資格做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缺愛的人不得不提前成熟。


別人以為你是高冷,只有自己知道是自卑。


和初戀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見了家長。他媽媽一聽到我是單身家庭長大的,直接斷言說「童年缺愛成年後一定有心理陰影」,直接脅迫我們分開。那一刻我才知道,原來童年不幸福也是一種汙點。從此我再也不敢談戀愛。


驕傲擺在臉上,自卑長在心裡。


「從小學到今年高三,媽媽從來沒燒過早飯,這麼多年來,無論颳風下雨都是自己上學。從一年級走路去上學開始。沒關係,我還有七天就高考了。」


過早的成熟,不喜歡撒嬌,不喜歡麻煩別人。生怕被別人覺得自己是累贅,心裡真正想要的從來沒有說出口。


不想嫁給像爸爸一樣的男人,不想成為像媽媽一樣的女人。


如果你也是個童年缺愛的小孩


別人給的任何一點好都受寵若驚懂得感恩。


比如突然有人幫你倒了一杯熱水,你會覺得被世界溫柔相待。


永遠不會相信一個人是真的愛自己。


我一直想揮別童年,成為大人,童年卻僅緊貼著我的皮肉,鑽入這具對我而言太擠太小的身軀。

--《偷影子的人》


不期待,不依賴,一半時間生產負面情緒,然後再花一半時間消化情緒,

整個人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


「2001年,媽媽被誣陷進監獄那時我一年級,同學說我是野孩子;2004年,爸爸腦溢血去世那時我三年級,同學又說我是剋星;2016年,媽媽肝癌去世我大三,同學議論我的家事。時間間隔都不短,可是我永遠都不可能有一張全家福。等了,累了,哭了,最後還是一個人自己做飯吃飯。祝明天兒童節快樂。」


如果你也是個童年缺愛的小孩


大概就是現在長大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都會買買買,這不是敗家,只是想彌補曾經看到喜歡的玩具卻無可奈何心酸。


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們一定會先大笑,然後放聲痛哭,最後掛著淚,微笑著睡去。

--宮崎駿《龍貓》


如果你也是個童年缺愛的小孩

如果你也是個童年缺愛的小孩

插圖 / 網絡

首發 / 曲瑋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