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已死?不它将永生

缘起

本世纪初,web工具已经十分成熟,互联网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实验室,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创建一个网站的所有必需品几乎都可以在开源社区找到。

当然这个时代的来临php功不可没。以LAMP为代表的第一代栈就这样走入我们的视野,那个时候只要是一个有毅力学习新工具的人,几乎都可以通过一段不算太久的学习自己创建一个网站。

第一次分化

不久后,浏览器(XMLHttpRequest)引入了 AJAX,从而引领了Web 2.0时代和Web应用程序。但是,开发这些应用程序需要大量的工作,因此开发人员无法仅凭一己之力满足业务的需求。

进而引发了第一次所谓前端和后端的分化,前端处理HTML、CSS和JavaScript,后端处理主机操作系统、HTTP服务器和数据库,而xml则成为前后端沟通的桥梁。

一时间前后端分离似乎成了一种主流,为什么用似乎这个词呢?因为虽然绝大多数人都会说这个词,但是极少有公司会完全采用这种模式。因为在没有预编译器的年代没有公司会放心将业务逻辑暴露在前端。

那个时候的所谓分离更多的是前端写完样式,把代码给后端,后端再用模版引擎去渲染前端页面,而js只是偶尔业务上的一种补充。而后端工程师几乎也可以称为全栈工程师,因为实际工作中他们几乎也是必须精通前端技术的。当然这个状态也直接导致了后端鄙视前端这条鄙视链的出现。

所以第一次分化也可以说是一个不完整的分化,如果硬是要说分离,可能只是找个便宜点的人去帮后端工程师们完成一些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去完成的工作。

全栈时代

第一次分化的不完整,也成为全栈时代的导火索。虽然专业化是一件好事,但是由此引发的团队协作,信息传递,需求变更等一系列问题也让团队管理者们头疼不已。这一些促使大家从新评估前后端分离所带来的作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大家发现整个团队全是全栈开发人员,不区分前端和后端,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最重要的好处是,团队中的每个开发人员都充分了解每一处代码变更带来的后果。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正确地评估影响和风险,让管理层清楚地了解成本和延误状况。此外,每当有工作人员离职时,团队可以立即换人,而且新人也可以很快地熟悉工作。

第二次分化

这是一次迫不得已的妥协,并不是大家对于全栈工程师失去了爱,而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层级的增多没有人能掌握所有的技术,前端不再是写写样式,后端也不再是curd,h5、webworker、负载均衡、云计算那一项都足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

所以大家都觉得全栈已死,更有激进的人认为全栈就是一个笑话。

全栈已死?不它将永生

可是全栈真的死了吗?现在的一切看起来和很多年前多么的相似,在众多开源工具还没有出现之前,人们无法想象,用LAMP能在几个小时之内搭建出一个网站。因为他们觉得光是web服务器就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可是现在搭建网站的公司真的有人会去完全从底层实现一个web服务器吗?

全栈不是精通所有技术的人,他只是一群善假于物的人!!!随着工具链的完善他们依然会站在聚光灯下,当然那个时候工具链的概念也会泛化


全栈已死?不它将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