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死有時而至,事無望乎成


二零二零:死有時而至,事無望乎成

1

今日元旦,時光總在不經意間過去,一年一年真是快。

之前讀王路,他說,“死有時而至,事無望乎成”,真是深刻之論。死有時而至,不只是無常,也是感嘆時光之易逝;事無望乎成,不只是謙卑,也是體認道路的悠遠。

人生之事,一是完善自己,二是安頓好生活。但安頓好生活就讓大多數人辛苦疲憊了,有餘力思考如何完善自己,是很幸運的。

心高氣傲時,我總認為完善自己還須以建立外在的功業為基礎,這當然是還抱有希望的緣故。發現事情終究“無望乎成”之後,就只能降一降條件,考慮庸碌的完善自己是怎麼個完善法。


2

完善自己是個抽象的說法。什麼是完善自己?怎麼樣的自己是一個完善的自己?

人的問題,一是無知,二是貪嗔痴,努力解決這兩個問題,應該算是一種自我完善吧。

“知”的問題比較複雜,有對外物的認知,對他人的認知,對自我的認知,以及對自我與他人、與外物的關係的認知。《中庸》說,“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意思是君子要掌握關於天地間萬事萬物的知識——這當然不是尋常人所能做到的。

朱熹講格物,就是理解事物。有人問,天下事物無窮無盡,哪一天能格完呢?朱熹的回答是,逐步去做,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能豁然貫通。這個回答在邏輯上是不能讓人滿意的。

那麼,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爭取把握一個大體原則,希望這個大體原則能讓我們少犯一些錯誤。


3

這個大體原則應該是什麼呢?想來想去,發現又回到了《中庸》所說的道理上。《中庸》說,聖人有三個基本品格,也就是“智、仁、勇”。

所謂“智”,就是了解到世間萬物,都有其發生、發展、消亡的規律,並努力探索這些規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學習自然、社會、人文各門科學,以科學的精神去看待世界。同時保持敬畏,保持謙虛,如《中庸》所說,“道費而隱……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何況是作為常人的我們。這是認識外物、他人與自我的大體原則。

“仁”就是愛人,簡單的辦法,就是行忠恕之道。孔子說,“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又說,“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這是處理自我與他人、與外物的關係的大體原則。

“勇”就是直面外在的條件,直面內心的貪嗔痴。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勇的表現;《中庸》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時時承認自己的問題,檢討自己的過失,審視藏在內心深處的念頭,也是勇的表現。這是對待自我的大體原則。

貪嗔痴是難以避免的,直面它們,以科學的精神分析它們,剋制它們,以忠恕之道、人類的同理心來消解它們——或者簡單一點說,多反省,多讀書,多體諒,或許就是在庸庸碌碌之間,盡力完善自己所需的大體原則了吧。


4

安頓好生活,就是讓自己,如果可能的話,也讓身邊的人,儘可能地免於貪嗔痴的干擾,而能安心地過一個有尊嚴的生活,進而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人不能不受外界的影響,這些影響有好的也有壞的。一方面,我們盡力地結善緣,而不結惡緣,爭取從外界獲得的是好的,而不是壞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們努力地作善緣,而不作惡緣,爭取對外界產生的是好的,而不是壞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看,安頓好生活實在並不容易。要結善緣,就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才能讓自己和身邊的人住乾淨的地方,吃適宜的食物,與通達的人為伍。要作善緣,也需要有充分的知識與修養做準備,才能理解他人的需要,尊重他人的選擇,偶爾或許還能給他人以幫助。


5

“無望乎成”的事,就外在而言,大體是“作善緣”的事。“無望乎成”固然可惜,卻不影響我們的作為。就內在而言,則是意識到自我完善的道路上無可躲避的困難,與最終並無所謂正果的結局。

可以確認的是,“死有時而至”。

真是時光匆匆,時光匆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