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目的在於如何選出真正的人才,選拔不出人才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我認為當前教育的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怎麼培養出來以後社會最需要的人才,當今的選拔考試的問題就在於如何選拔出真正有才能有利於社會的人才!這就是最根本的目的,沒有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思路,就是這麼簡單,只要解決了這兩個問題立刻教育就變好了,社會就更容易治理了!

考試目的在於如何選出真正的人才,選拔不出人才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最大的不公平莫過於選拔不出真正的人才,或者是讓有才能的人得不到機會,讓沒有才能的人卻身居要職!當前所有人認為應試教育是最大的公平,實際上我認為並不是,因為應試教育選拔出來的人是適合應試教育這種模式的人,而適應這種模式的人真的就是我們社會完全需要的人才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社會上就不會有如此多的低學歷卻滿腹才華的人了,也不會有如此多的特殊人才無法展露頭腳了!應試教育更注重全面,更注重死記硬背刻苦用功的反覆刷題練習!所以說換言之應試教育無法選拔出有特殊一技之長的人才,同樣選拔不出思維靈活,思想獨立自主,高度創新的人才!另外應試教育過度的忽略了品德的教育這同樣是一個巨大的短板!

考試目的在於如何選出真正的人才,選拔不出人才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所以說應試教育不可以選拔出來真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大家都認為要提倡教育公平,但其實應試教育是表面上的公平但不是真正的公平!為何這麼說?所有人統一模式,統一考一樣的題就能叫做公平嗎?那隻不過是形式上的公平,不是真正教育選拔本質上的公平,教育選拔的本質意義上的公平就是選拔出真正社會需要的人才就這麼簡單,也就是說如果應試教育不能選拔出真正的有才能的人,不能讓大多有才能的人脫穎而出,那就證明的是違背了教育選拔本質意義上的公平,和選拔制度的最根本的目的。這種不能選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才,甚至把有才能的人給刷掉的選拔制度,這種表面的公平是對於才華和平庸的最大的不公平!

考試目的在於如何選出真正的人才,選拔不出人才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所以我認為第一選拔制度不可如此不靈活,可以一定程度借鑑古代,就是非常之際以待非常之才!可以有最高級別的政府部門破格選拔人才,就如同古代的皇帝選拔非常人才的殿試,僅僅就是表達見解,如果認為真正有利於社會,見解深刻,就可以破格錄取!這就叫做以待非常之才!

第二考試內容要改變!現在的考試內容的全部都是寫知識性的內容,還有就是所謂的簡答題,論述題。這種題並不允許表達自己看法,而是照本宣科,另外這種題根本就不是靈活運用!而大多就是通過刷題,反覆練習題型,形成的死記硬背的另一種形式罷了!我最瞭解!現在的高考學生學習全部是靠刷題刷出來的,點燈拔蠟的練習刷題,既損害了身心健康,也對社會毫無實際益處!

考試目的在於如何選出真正的人才,選拔不出人才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我建議考試內容要加入對當今社會問題的分析論述,對當今社會熱點問題的論述,對歷史的思想理論的理解分析,對真正現在科學上的難題讓他們發表解答方案!對於許許多多的思想,文化,物理,化學,數學,全部拿出沒有標準答案的實際問題讓他們去解答,這樣的東西靠刷題一點作用也沒有,真正的可以把有才能的人選出來!而且選拔制度選拔人才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讓人才維持社會更好的運行,解決實際問題的,而不是隻有高學歷卻對社會沒有實際用處的百無一用的書呆子!古代的科舉就是對社會問題的論述,但是成本不小,公平性難以把握,但是應試教育是絕對公平了,但是應試教育的絕對公平是對有才能的人的最大的不公平!

考試目的在於如何選出真正的人才,選拔不出人才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值得去研究,但是我說的大致方向是對的,具體的可行性還需探討,不過不得不改變,也必須改變,否則必然社會發展越來越慢,體制固化!古代當中的很多東西都是值得我們去借鑑的,古代的科舉制,古代的察舉制,古代的考試內容,當然不是完全照抄古代,而是學習其中選拔人才的核心理念,比如如何選拔出真正有利於社會的人才,古代的教育如何培養出真正對社會有益的人才!中國古代除了沒有科學技術,但是明清之前的中國的各方面的制度,和文化思想都對現在有借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