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霞:吃好喝好心情好


熊文霞:吃好喝好心情好

我們中國人素來“以食為天”,沒有什麼煩心事是一頓美食不能解決的,如果不能,那就兩頓。

自疫情發生後,宅在家已一月有餘,過上了以前嚮往的吃吃喝喝睡睡的日子。按說不運動食慾會下退,食量會變小,而事實卻相反,越吃越想吃,什麼都好吃。“莫叫嘴上窮”是老祖宗的信條,“想吃而不得”是今人的現狀,於是胃的抗議激發人的潛能,催生出許多民間高手。

熊文霞:吃好喝好心情好

一向心靈手巧的慧率先在朋友圈曬出一盤自制饅頭,雖然我不愛麵食,但此刻隔著屏幕,我也彷彿聞到了那熱騰騰的麥香味和暄暖軟綿的手感。一石激起千層浪,至此以後,今日你曬包子,明日我曬蛋糕,後日我再曬麵包、油條,成了朋友群的常態,姐妹們投入百倍熱情進行做美食大賽,蝸居在家的無奈和憋悶不翼而飛,看得我嘴饞心動手癢。

經過多次問度娘,刷微博,對比各種食物所需材料和工序,考慮到自己的手殘程度,我很有自知之明地選擇了從饅頭入手,開啟我的“DIY”之路。

熊文霞:吃好喝好心情好

週六上午,準備好麵粉,酵母粉和水準備和麵。為了確保結果,我甚至動用了體重秤和量筒。可是偏偏開局不利,當我把水倒入麵粉中時,彷彿水漫金山,麵粉潰不成軍。我連忙抓了幾把麵粉投入水中,可這次水又告急,慌得我又急急加水。一陣手忙腳亂之後,我終於把這盆頑皮的白色小精靈招呼攏了。再看看自己身上,一道道白色粉痕赫然在目,眼鏡上,頭髮上也掛著不少麵糊,狼狽可想而知。

接下來就是等待面的發酵過程,前輩經驗說要等到麵糰發到兩倍大。等啊等,兩個小時過去了,麵糰似乎還在休眠,紋絲不動。於是我又急忙向百度求助,學到了用熱水給它催醒的方法,又是一番折騰。

到了下午兩點,面終於發起來了,鼓鼓的,像一隻生氣的河豚。我信心大增,準備大幹一場。可是任憑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小麵糰始終不配合,變不成規整的長方體狀,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呀!最終我施展“以不變應萬變大法”,把這些小傢伙們統統搓成丸子形,請進蒸鍋。看著藍色的火苗貪婪地舔著鍋底,聽著水“咕嚕咕嚕”地吐著泡泡,我暗暗祈禱:可一定要成功呀!

熊文霞:吃好喝好心情好

三十分鐘過去了,“醜媳婦總是要見公婆的”,我忐忑不安地揭開鍋蓋。水汽氤氳中,五個胖乎乎的饅頭親親熱熱地擠在一起。顧不得燙手,抓起一個,掰下一塊放進嘴中,嗨,還像那麼回事嘛!心中的石頭落了地,油然而起的是滿足!急忙喚兒子來嘗,兒子十分配合,迅速吃完一個,一臉驚喜地說:“媽,你還會做饅頭哇!味道不錯。”我討好地說“好吃就再吃一個”,他竟以“肚子不餓”婉言謝絕。

先生下班回家,我又巴巴地獻寶,得到了“看著還行”的評價,不過,他轉頭又揶揄道:別人做的饅頭都是白胖胖的,你做的怎麼都是黃皮寡瘦的!呀,這就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亞州饃饃”好不好!我自嘲。

熊文霞:吃好喝好心情好

拍好照片發到群裡,姐妹們紛紛伸出大拇指以資鼓勵。得意洋洋之餘,定晴一瞧,習慣潛水的靜竟然曬出了一盤燒麥!自然又驚起一灘鷗鷺,有讚歎的,有求師的,群裡嘻嘻鬧鬧,一派歲月靜好。姐妹們,好樣的!日子就要這樣歡歡喜喜地過,咱們一起吃好喝好,等春來,等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