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留痕,探祕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提到古堡,大多數人會認為是中世紀歐洲的產物,到了山西晉城,卻驀然發現,我們中國也是有古堡的,尤其是山西晉城沁水縣,簡直算得上古堡之都了!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古堡位於沁水縣東南58公里處的 鄭村鎮境內的湘峪村,南離皇城相府6公里,西離趙樹理故居5公里。這裡依山傍水,群峰繞環,蒼松翠柏紛植,景色宛若詩畫。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有風水學家如是評價:山脈東臨瀑布,西靠虎山,南山藏龍,北山棲鳳,其“山”二龍戲蛛,其“水”五龍相會,故名湘峪。

湘峪古堡建成於明崇禎七年(1634),至今已有374年曆史,在歷史上被民間俗稱為“ 三都 堂”。 湘峪村因明朝戶部尚書孫居湘(萬曆20年進士)、御史都堂孫可湘、四部首司孫鼎湘三兄弟同朝為官而聞名.古堡佔地面積3.25萬平方米,依山傍水,規制宏大,佈局精妙,建築巧奪天工,堪稱我國北方鄉村第一明代古城堡。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古堡歷經歲月洗禮,遺存至今,說明這質量也是槓槓的!明朝末年,亂世離歌,匪患猖獗,富甲一方的山西權貴和晉商成為匪徒剪羊毛的首選目標。於是,為了自保,實現安居樂業的夢想,達官顯貴為避戰亂,不惜代價,紛紛回鄉修建攻防功能兼備的城堡,質量一流,加上山西乾旱少雨,建築受雨水侵蝕機會少,得以遺存至今,成為古往歲月的見證!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抗日戰爭期間的著名的地道戰和這古堡的藏兵洞有著多麼相似之處啊,都凝結著祖先的智慧。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好風水,好人文相得益彰!這個看似偏遠卻群山環抱的山村,居然孕育了明清進士達9人,舉人、秀才不計其數,故有“湘峪三莊上下伏,舉人秀才二千五”之說。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在 中國政史上,一家親兄弟三人同朝為官的少之又少。而據史料記,孫居相曾任南京御史臺御史,戶部、吏部、兵部左侍郎和戶部尚書等職,在任時改陋習,除弊端,懲腐敗,倡廉潔,被稱為“天下第一清官”,著有《皇明留臺奏疏》36卷和《筆嚴證集》20卷等書。孫可相曾任七省巡撫、御史都堂。孫鼎相曾任戶部侍郎、通議大夫、四部首司、巡撫 廣西、 湖南 等地並提督軍務,著有《承恩堂遺稿》數卷。孫氏三兄弟的學識、官品和人品受到了世人廣泛頌揚和稱讚。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裡面歷史物品讓我們大開眼界,驚歎不已。。。。。。

城內還建有棋盤四院望景樓、金雞高樓、雙插花院、繡樓、 文昌 閣等建築,將木、磚、石雕融為一體,收斂成南北建築藝術和中西風格的 雅典 藝術宅院;古城周圍還建有關帝廟、張公廟、岳飛廟、鴻門寺、清心庵等廟院。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城內佈局的五縱三橫“棋盤”形,寓意“萬物根柢”,顯示孫氏兄弟“直言正氣,終無所懾”的品格。

湘峪古城是山西豐富人文景觀的體現。近幾年來,湘峪古堡經有關專家考證後,正在投入巨資全力修復和保護這些歷史家珍和寶貴遺產。

歲月留痕,探秘沁水湘峪古堡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