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極品師徒》爆笑熱映中 被贊功夫喜劇的新探索

由福建鶴武江南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廈門鶴武江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商界圈、福建玉川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極品師徒》,日前正在全國熱映中。爆笑的劇情,精彩的動作場面,發人深思的文化傳承,讓影片收穫一眾影迷的好口碑。有網友評論,"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笑中帶淚,這是一部中秋佳節適合帶著全家人一起觀看的佳片。"

電影《極品師徒》爆笑熱映中 被贊功夫喜劇的新探索

讓你先大笑後深思 贏得眾多好評的功夫喜劇

《極品師徒》由馮萬里執導,高顏值偶像戰天澤、劉芮僑主演,實力派演員潘章明、王翔、蘇倩薇、崔嵩、巴多、馬來西亞演員葉良財、陳沛江等聯袂出演。電影主要講述身無武藝的95後小哥蘇一飛(戰天澤飾),夥同"呆萌"搭檔賴仔(王翔飾)闖私宅挖寶,陰差陽錯地收了個武藝了得、仙風道骨的"徒弟"。徒弟真實身份是馬來西亞的老華僑林正義(潘章明飾),年事已高且患有老年痴呆症。"老徒弟"拜蘇一飛為師,並多次施展永春白鶴拳救其於"危難",圍繞著這對身份"錯位"的師徒展開了許多趣事。

功夫喜劇一直都是觀眾非常喜歡的電影題材之一,在市場上也有很好的表現。《極品師徒》正是一部功夫喜劇題材電影,該片以永春白鶴拳為背景,藉由男主角蘇一飛的視角將觀眾帶入影片中,令人忍俊不禁的情節、舉手投足中的包袱笑料,還有隱藏在喜劇元素背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情懷,有媒體這樣評價,"該片覆蓋的觀眾年齡層由老及少,是一部典型的娛樂閤家歡電影,有令人捧腹的搞笑段落,有精彩好看的動作場面,也有溫暖動人的真情流露,可以滿足不同觀眾的觀影需求。"

對武術文化的研究,不光是在中國,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甚至歐美國家的華人圈中,中華武學也是經久不衰的話題。《極品師徒》雖是一部功夫喜劇,但並沒有一開始就強調武術文化的主調,而是通過"錯位"的師徒兩代人,不同的視角徐徐切入,影評人杜鵑如此評價,"《極品師徒》不光猜不到結尾,開頭也無法猜到。當你以為這是一部穿越片,後來才發現這是一個正經的武術故事。當你以為正反兩派生死對決是劇情高潮,轉身發現電影真正的高潮是閩南古鎮'那一跪',身為武術傳人的使命感和內心重負感都給人留下了猜想和懷念。不光是武術的招式得以傳承,武術的倫理也猶如一棵千年古樹深植於武術人心中。"

銀幕之後,主創們對刻苦奮進、求真務實的武術精神也是尊崇有加:年事已高的臺灣老戲骨潘章明,因自己曾做過武行,拒絕了劇組為他準備打鬥戲替身的好意,親自上陣身體力行,一招一式皆自己"真刀真槍"所拼。王翔接受採訪時由衷地敬佩道:"我之前看到老爺子手上好大一片淤青,還在誇我們化妝師。說這個傷妝畫得可真好,特別像,後來才知道是拍戲的時候真的打傷的。老爺子沒有一點怨言,這種敬業精神真的很值得我們小輩去學習。"

電影《極品師徒》爆笑熱映中 被贊功夫喜劇的新探索

功夫喜劇中的文化傳承 闔家歡樂下的濃濃鄉愁

《極品師徒》作為青春功夫喜劇,內核卻是推廣傳統文化和武術。影片以閩南文化為背景,借男主人公蘇一飛的成長經歷,加深了觀眾對傳統武術永春白鶴拳的瞭解,也將閩南地區的風俗民情體現的淋漓盡致。除閩南話和閩南歌曲,細心的觀眾還會在片中發現,香氣撲鼻的佛手茶、好玩的提線木偶、極具閩南特色的古厝,都讓這部電影縈繞上一層濃濃的鄉愁氣息。

在福建的映後見面會上,有觀影后情緒難以平復的觀眾直抒胸臆:"今天有幸觀看了這樣一出我們閩南人的特色戲,也許比不上大片,但這代表著我們閩南人的文化,我們重情重義、尊師重道,不管走到哪裡,都知道根在家鄉。作為一個閩南人我們有義務把這些挖掘出來,發揚出去,我相信我們的文化會慢慢走出去,從國內到國外,靠一代代閩南人的接力,一直傳承下去!"

電影《極品師徒》爆笑熱映中 被贊功夫喜劇的新探索

說起所有這一切,離不開來自福建、同時也是永春白鶴拳第11代傳人的電影製片人周將哲。聽說半道入行的他為了自己多年的理想,排除萬難成功拍攝了兩部永春白鶴拳系列電影,大家讚不絕口:"他太敢了,太能拼命了。當初賣房維持拍攝,好多人都反對他,他堅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要把電影拍完。""這部電影一定會成功,因為有他這種信仰至上的製作人在!"更有業內人士直言,"現在好多武打啊動作之類的,都依靠特效和替身,這個戲居然真拉著演員去集訓,還'死心眼'地自己上。就衝這點,他們的態度就拉開了很多團隊一大截。"

作為一部小成本電影,《極品師徒》沒有斥巨資的宏大場面,也沒有流量明星的支撐,但它有著發揚傳統文化和武術的初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無可取代的成功。功夫題材的電影經歷了眾多年頭的發展,又再次走到十字路口,也許《極品師徒》正是功夫電影發展的一個新探索。《極品師徒》目前正在全國熱映中,有所觸動的你不妨帶上家人,相邀朋友一同前往,看一場極品喜"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