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 而新型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這個疑問類似於為什麼艾滋病毒在猩猩體內存在了很多年,而最近幾十年才開始在人類中爆發呢。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 而新型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

杜絕野味 刻不容緩


首先我們得弄清楚任何傳染性疾病的三個要素,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性,而且這三個條件的同時滿足。通過科學研究,我們知道蝙蝠身上攜帶了大量的冠狀病毒,但是這些病毒並不一定會直接導致人類感染,就像猩猩和人類和平相處了很多年,都一直相安無事。那麼第一個感染艾滋病的人,他到底對猩猩做了什麼不可描述之事。

首先我們需要講的是一個概率問題,就像要同時滿足傳染性疾病流行得需要多個條件。以吃野味為例,吃野味暴發疫情是這樣的,人首先遇到一個帶有某種病毒的野生動物,未經有關部門檢驗檢疫,這是傳染源,這是一個概率。然後這時候又需要滿足一定的傳染途徑,比如說烹製不科學,沒有高溫等,或者在進行宰殺的過程中有病毒載量液體的交換導致感染,這又是一個概率,再然後這個疾病剛好出現機緣性變異,導致可以人傳人了,即變得易感性,這也是一個概率。最後變異後剛好按照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為了更好的適應而不被發現,變得更易偽裝,出現了潛伏期長,感染軀體化症狀特徵不明顯,這又是一個概率。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 而新型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

竟然還有人想吃我


所有的概率堆積在一起,產生致命危害的幾率就小了很多,也就導致了不一定每次食用野生動物都一定會中招,但是不是說不中招就應該沒有防範意識,什麼都去吃。這個同樣類似於我們平時做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遇到的很大一群人,總覺得身邊不可能存在著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毒攜帶者離自己很遠,完全沒有高危防範意識。以至於隨意就發生高危性關係,艾滋病毒也存在著4-6周的檢測窗口期和2-10年的潛伏期,也許對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艾滋病毒攜帶者,而就在這麼毫不經意之間,就將病毒通過性傳染給了另外一個人,就此形成一個完善的病毒傳播網絡。

我們曾經在做艾滋病防治心理干預時面對著一個被感染的某高校老師,他哭訴自己只是和學生好了一下,怎麼就感染了艾滋病呢,殊不知現在高校早就成為了艾滋病的重災區,我們並不能單純靠傳統印象對象牙塔的理解,來給所有的老師和學生都下一個純潔的定義,畢竟各行各業都有害群之馬。我們應該規範自己的行為,什麼東西並不是喊口號,而是從自身做起。我們不能為了滿足自己的口欲需求,吃了一次山珍野味,就一定保證不會再有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我們也不能因為偶爾去放縱了自己一次,發生了非伴侶的性接觸,就保證自己一定不會感染性病艾滋病。這正如同蝴蝶效應一樣,也許你看到的只是亞馬遜熱帶雨林中一隻蝴蝶極為普通的扇動了一次翅膀,卻引起了加勒比海的一次大風暴。一次看似普通毫不起眼的行為,他可能會產生深遠不可預估的危害,就像此次由武漢而起爆發的新型病毒一樣。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 而新型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

獵殺猩猩導致了艾滋病傳染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這裡還存在著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中間宿主,即病毒通過中間宿主進行變異,這一個變異過程導致病毒增加了對人類的易感性。就像非典,是通過中間宿主果子狸,再感染到人身上。就像按照理論上所講,一個植物病毒幾乎難以感染人,但是假設這個植物病毒也需要通過多種渠道,通過感染了植物,再感染食草的低等動物,再感染了高等生物,再再感染了人,不就形成一條感染的生物鏈呢。很多人懼怕蝙蝠,擔心蝙蝠直接感染人,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以前也鮮有過相關的傳染報道。蝙蝠野味也許並不能直接導致人感染,而中間宿主的催化可能是導致疫情爆發的重要原因。我們沒有辦法去研究病毒怎麼進化和變異,我們唯一做好的就是管住我們的嘴,常有危險意識防範之心,才能將自己置身於相對的安全之中。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 而新型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

被捕的它不知道命運如何


大自然,需要敬畏。大自然的規則,我們應該虔誠地遵守。不能說因為現在科技發展到讓人信心爆棚,大家都去追求短平快了,就想當然理所當然,就忽略了人類終究不過還是滄海一粟的事實。

請記住一句話,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物的多樣性,減少非法食用野生動物,也是同樣對我們自己負責。當我們忌憚病毒肆虐人類社會的時候,我們何曾想過,資源的過度消耗,對於地球來說,我們人類如果不加以控制和限制,自己是不是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病毒”呢。杜絕野味,刻不容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