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始末(2.2)

美聯儲降息後,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連下三城,達到歷史低位0.768%。而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甚至認為,長期美國國債走向負利率不可避免。市場情緒嚴重不安,但是對於掌握巨量資金的機構投資資金來說,別無選擇,安全第一。一時間,一場新的金融危機黑雲壓城。

這個時候回顧2008年這場金融危機,有助於我們理解和解讀目前的形勢。


血腥的金融 |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始末(2.2)

五、風暴眼

雷曼兄弟位居五大投行的第四把交椅,跟華爾街其他投行一樣,都是通過高槓杆化、倚重低成本短期借款來賺取鉅額利潤。

隨著房價下跌,他的手中也滯留了大量賣不出去的次貸資產。2008年一季度,雷曼有價值近2000億美元的回購協議尚未償還,減計資產高達100億美元。

在貝爾斯登被收購後,與之近似的雷曼兄弟當然受到了投資者的質疑,其股票在貝爾斯登被收購後的週一就開始受到衝擊。這時候金融同業也仗義不起來了。出於對雷曼兄弟的擔心,金融市場裡的各路機構在貝爾斯登倒下後的幾天乃至幾個星期的時間裡開始減小對雷曼兄弟的敞口,甚至有幾家取消或者限制了他們的信用額度。

但雷曼畢竟是雷曼,不是貝爾斯登,在這種不利情形下,硬是堅持了下來。

2008年5月31日,雷曼兄弟趁年報披露對外做了一番展示以提振信心。此時他的資產負債表上股東權益還有260億美元,資產6390億美元,槓桿率僅為25︰1,遠低於貝爾斯登。同時,雷曼兄弟手上還有450億美元現金及高流動性證券,公司表示有信心應付任何支付需要。

但投資者們卻看到了其資產負債表上還有210億美元的不動產和大約72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和資產支持證券”。在現在這個行情下,沒人相信這些東西值930億美元。這些資產只要減計30%,雷曼兄弟就會資不抵債。

雷曼兄弟外鬆內緊。在對外展示資金實力的同時,也在積極組織後手。但除了6月份通過發行優先股和長期債務籌得150億美元外,就再沒什麼好消息了。

7月,雷曼兄弟向美聯儲積極申請轉變成為銀行控股公司以獲取美聯儲全部項目的准入權來保證資金的穩定,但遭拒絕。

之後雷曼兄弟又與韓國發展銀行展開談判,希望引入戰略股東,但談判最終破裂。

之後又與美國銀行溝通,還是失敗。

雷曼兄弟再敗再戰,最後找到了巴克萊資本。巴克萊資本雄厚且覬覦華爾街的門票,是非常合適的收購方,但按照英國監管規定,此事必須要得到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的批准。但當保爾森給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總裁打電話的時候卻遭到拒絕。於是9月14日星期日,巴克萊的談判和韓國開發銀行、美國銀行一樣,也是無疾而終。

雷曼已經苦苦支撐了四個月,行至此時,已經萬分危機。

2008年9月12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紐約聯儲主席蓋特納、美國財政部部長保爾森、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考克斯召集花旗集團、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證券的高層連續三天在曼哈頓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部緊急磋商。內容只有一個:如何拯救雷曼兄弟。

這些金融機構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大家都是雷曼的債權人——如果雷曼倒下,他們都會受到重創。很明顯,伯南克和保爾森希望這些傢伙識相,主動站出來救助雷曼兄弟。

然而缺少政府保駕的雷曼兄弟是個無底洞,這些機構都既不願意(為啥不能按照貝爾斯登的情況來呢)也沒能力(誰家不是高槓杆加碼次貸資產呢)承擔雷曼的不良資產,他們都希望美聯儲能夠象在貝爾斯登案例中那樣施以援手。

可是這一次美聯儲決意不承擔任何資產包袱。會議無果而終。

為什麼這一次美聯儲決意不承擔救助責任呢?因為此時正處在兩房被政府託管的時點上,政治空氣跟半年前不一樣了。

這段時間裡,一部分歸咎於貝爾斯登的負面宣傳,另一部分歸咎於對房利美和房地美無限制的承諾,伯南克和保爾森由於救市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早在7月,美聯儲就已經在規劃如果雷曼兄弟遭遇與貝爾斯登公司同樣的情況應該如何應對。時任紐約聯儲市場部主管比爾·達德利曾提出一個將雷曼兄弟的不良資產進行剝離的方案。

雷曼兄弟的不良包括600億美元的複雜抵押貸款和危機期間無法被準確估值的其他證券。按照方案,其中的550億美元由美聯儲來資助;而卸掉包袱的雷曼兄弟可以在降低了槓桿的同時恢復流動性。與此同時,作為美聯儲對雷曼兄弟不良資產支持的回報,美聯儲將獲得新雷曼兄弟的股份。

這一方案如果得以實施,次貸危機的發展路徑很有可能會完全改變;且就方案成本而言,跟危機給美國帶來的損失相比,其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歷史不能假設。

此方案一經提出就讓美聯儲的律師們譁聲四起,因為美聯儲對貝爾斯登公司的緊急貸款再怎麼不合常規,至少它是貸款,而且名義上還是有安全抵押品做擔保的,而這個卻是以投資股票的形式投資一家投行。

美聯儲要入股企業,而且還是一家投行?別開玩笑了!

另一方面,政府託市也跟伯南克和保爾森的市場經濟思想相沖突。二人都非常擔心政府託底給大家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各大機構會有恃無恐,在今後進行更多魯莽的操作——反正有政府託底;收益歸我,風險歸政府,蠻好。其實,巴克萊資本的重組方案中也包括政府救助,只不過這一方案被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否決了,掩蓋了這一問題。

此時保爾森的心理是,決不能讓貝爾斯登和兩房的處理模式成為慣例,否則這樣下去各機構都會以死相要挾,市場規則將不會再有任何作用。

為此,保爾森劃定了底線:公眾的錢不會投給任何與雷曼有關的交易。而且說這話的時候距離貝爾斯登事件已經過去半年,保爾森和伯南克認為市場有足夠的時間來消化貝爾斯登事件的衝擊,併為雷曼兄弟做好準備,因此政府確實也沒有必要再插手市場。

是時候凱撒的歸凱撒,市場的歸市場了。不能讓投資者以為政府會無限兜底。

至此,巴克萊資本和紐約聯儲會議的結果全部告吹。

9月14日下午16時45分,保爾森將政府決定讓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的噩耗電話通知了雷曼兄弟公司的總裁富爾德。

聽到宣判後的雷曼兄弟淚流滿面。他幽怨的望著貝爾斯登的方向,賭咒發誓:我身死之後,定要這裡洪水滔天!

當晚,雷曼兄弟申請了破產保護。

(未完待續)

參考

【1】實際為290億,另外10億由摩根大通承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