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男神教授:婉拒國外高薪毅然歸國,研發出"顛覆意義"技術成果

他,放棄國外高薪職業,拉上牛津大學博士回國創業;他,在質疑聲中攻克多個關鍵性實驗參數、拓展應用領域;他和團隊憑藉超快激光綠色印刷技術,獲得

5項英國發明專利和4個國際發明專利,並被國際上稱為"具有顛覆性意義、有希望改變整個印刷行業的技術",他就是湖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80後教授劉頓。

湖北男神教授:婉拒國外高薪毅然歸國,研發出

劉頓, 1980年6月生於湖北鄖縣,英國利物浦大學激光工程專業博士,博士後,現任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兼任英國J P Imaging公司激光技術首席科學家、產品開發總監。劉頓教授為湖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入選武漢市東湖"3551光穀人才計劃"、武漢市"晨光計劃",獲得武漢市人民政府博士資助。

師承泰斗,學成之後毅然歸國

1998年,劉頓進入了湖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開始了本科學習生涯,大學期間,他憑藉優異成績留校擔任輔導員,第二年就拿到國際獎學金,赴英國利物浦大學深造,攻讀激光工程碩士。2007年獲得利物浦大學助研職位,獲全額資助攻讀博士學位。  

利物浦大學William Steen教授是全世界第一位在大學開展激光加工研究的專家,也是激光清洗領域的泰斗,而劉頓的博士生導師,正是William Steen教授四大弟子之一的Ken Watkins教授。  

2007年,英國牛津大學博士Peter Bennett看到了劉頓實驗室內的飛秒激光加工技術樣品後,和劉頓一拍即合,決定到中國創業。劉頓也婉拒國外高薪職位,毅然帶著妻子回國創業。

能拉上Peter舉家搬遷到中國來並不容易,Peter曾擔任柯達英國研發部總監,以數碼製版技術幫助柯達獲得英國女王企業獎,也曾是在多個國家擔任印刷製版顧問的"空中飛人"。

"當時的想法是在公司的基礎上籌建一箇中英聯合研究中心,然後將英國合作方的團隊和技術帶過來。" 這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構想,劉頓坦言,在實施中碰到了不少的困難。比如,對於國內高校來說,能否憑藉國際合作申請到科研經費,發表高水平文章,從而提升學校的學科實力和影響力,這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問題;對於國外企業來說,他們的訴求在於可以通過合作建立研發中心而間接進入中國市場;而對於國外大學而言,他們則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國學生畢業後去英國唸書。在劉頓的努力下,這個大膽而重要的構想迅速變成了現實:2012年,中英聯合超快激光技術研究中心正式宣告成立,致力於在激光微納加工、激光綠色製造等領域開展研究,這個橫跨國內外的校企合作夢想終於實現。

不忘初心,質疑聲中堅定前行

湖北男神教授:婉拒國外高薪毅然歸國,研發出

2007年開始項目開始時測試了很多不同的激光器和材料,但穩定性都不高,也沒找到關鍵實驗參數,當時在英國,整個團隊差不多20人,好幾個人都想放棄,質疑聲不絕於耳,包括導師Ken都勸他:"這個項目產業化有難度"。得知劉頓已經決定和Peter回國創業後,Ken苦口婆心地勸他:"目前的結果還不穩定,你要當心"。

2012年回母校後,劉頓開始了苦行僧式的科研生活:每天早上8點到實驗室,一直到晚上10點關門才走,沒有節假日,過年時才抽幾天回十堰看望年邁的父母。  

2014年底,他們終於找到並控制了關鍵性參數。

2015年,又將技術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展,並運用到艦船抗腐蝕、防微生物附著和流體減阻、機翼的抗冰凍上。  

劉頓介紹,國外現有的技術儘管也能實現這樣的操作和製備,但成本是他們的10倍左右,而同樣的價值,劉頓他們比國外快了48倍。他們研發的激光綠色印刷技術,相較於傳統平版印刷技術來說,由於沒有塗層,又可重複利用,且不使用顯影劑,因此能將成本降低30%,還兼具綠色環保的優勢,後期使用能將成本直接降低到現有的15%左右。  

薪火相傳,引導學生思考觀察

在引導學生科研方面,劉頓也做了很多嘗試。指導學生積極參加"挑戰杯"等賽事,獲全國一等獎1項,實現了湖北工業大學參加該項賽事國家級一等獎零的突破。對於這些參賽的學生,劉教授一是肯定鼓勵,二是積極引導。他說,很多同學能看到眾多的社會現象並積極思考有著自己的見解,但把它變成一個科學問題則是一個瓶頸,會有點模糊不清楚,只有把它變成一個科學問題後再來尋找方法,這樣就會比較容易了。每一個社會現象背後可能都涉及到很深刻的社會問題,劉頓建議自己的學生在這個方面還是要多觀察,多看一些社會文獻,多瞭解一些其他的研究,這樣對自己的作品會有很大的幫助。

湖北男神教授:婉拒國外高薪毅然歸國,研發出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劉頓教授始終在崗位上腳踏實地,開拓創新,在科學的道路上求真務實,努力做出真學問,為科教興國、學校發展貢獻了一份光和熱。

更多校園資訊,請關注"湖北工業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

本文素材來源:湖北工業大學官網、激光網、中國光學期刊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