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看似普通的燒餅,一天能賣一萬個,當地人天天排大隊


無錫被譽為“太湖明珠”,所以在無錫遊玩,太湖三白自然不能錯過。不過任何地方最好的東西一定都不是那些宣傳得天花亂墜的,而是那些巷子裡的老味道,或是當地人天天都排隊等候的地方。

說說小娘子這次無錫之行印象最深刻的幾樣美食吧。第一就是在惠山古鎮的巷子裡,一大早,濃濃的市井氣。本來去的時候我還沒睡醒,可一屋子的菜香味和當地人一家子其樂融融的氣氛一下子就讓我的味蕾興奮了起來。

老無錫人的早飯一點都不遜於廣東早茶的早飯,四喜烤麩、木耳筍乾、油麵筋、鹽水小河蝦、螺絲、銀魚炒蛋等等,而且一大早,很多人就推杯換盞起來。

老無錫人有早酒文化,繁忙的市中心是見不到的,因為惠山古鎮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免費的,而且這裡的幾家餐館都很地道,所以當地很多上了歲數的人一大早便會到鎮上吃早飯。早酒並不會多喝,只是低度微甜的黃酒,幾個好友,幾樣小菜,圖得是個高興。

早酒喝完,再吃一碗素面或澆頭面,美好的一天就開始了。別看是一碗普通的素面,吃起來真是順滑爽口,香味四溢。當地人說,因為和麵的時候裡面加了很多雞蛋,所以才會這麼好吃。

澆頭面的各種澆頭也是極其豐富,當地人還有一句順口溜,“早面呱呱叫,早酒蠻鬧猛”。

螺絲也是南方人最愛吃的河鮮之一,吃的時候完全不用牙籤,只需在炒之前把螺絲的尾巴剪了,做熟後用嘴巴一撮,肉就直接進嘴巴了。

無錫排骨絕對是無錫的一大特色,感覺無錫和上海人的口味都偏甜,不過上海的糖醋排骨通常分量都很小,可無錫的分量好大啊。在惠山古鎮惠山油酥餅店吃的這個,一塊排骨就是半個手掌大,我們都驚呼:豬肉現在這麼貴,不怕虧本麼?

糖芋頭,無錫的傳統名點,挑選上等芋頭的芋籽,去皮、洗淨,燒至芋籽呈紫紅色時再轉為火燜,然後放入紅塘和甜桂花煮沸。吃時芋艿酥爛、甜湯鮮潔、非常適合愛吃甜的朋友。

這個是我的最愛!看起來非常普通的惠山油酥餅,除了外表沾了芝麻好像沒有什麼特別,但咬上去的那一口真是外皮酥脆,滿口噴香,好吃到停不下來!這家店每天可以賣上萬個,都是現做現賣,很多當地人不在店裡吃飯,只是在外賣的窗口排隊等這個餅,可見鍾愛。不過當地朋友說如今做油酥餅的店很多,但不是家家都能做得好吃的。

據說油酥餅是唐代的千層餅,經歷代御廚不斷精心改進而成。明王朝滅亡前,宮廷人員紛紛南逃,有幾位御膳名師來到無錫避難,為了生計,就製作宮廷點心謀生,百姓吃了這酥而不散、油而不膩的酥餅喜歡的不得了,這生意一下子很火爆。清代康熙、乾隆多次去江南時吃了也讚不絕口。


這個無錫傳統名小吃通怕很多當地人都不常見了,“雞子大餅”,把雞蛋打在了油餅裡,這次無錫之行,第一次聽說、第一次吃。在逛完了惠山古鎮後,來到橫街口那裡的翠山雲廚吃飯,同行的當地朋友看到雞子大餅後眼神都不一樣了,她說這是他們小時候特別愛吃的,現在很少看到了,那時候下了學後吃上一個,整個人都幸福起來!

還有一個讓我超驚訝的就是湯糰,太大了,以前吃的南方湯圓都是一口一個放在嘴裡,這個和紅燒獅子頭那麼大,吃一個感覺就吃飽了,感覺比北方菜還實在。想起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失憶的白淺管自己的兒子阿離叫“糰子”,現在看看這麼大的湯糰真的像是個胖娃娃,看來“三生三世”裡的“青丘”是在無錫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