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應不應該成為無錫一張名片?


雨巷,撐著油紙傘的姑娘從我身邊路過。耳邊傳來達達的馬蹄,那個等候的人是否經歷了一場美麗的錯誤。我打江南走過,隨波逐流,走進童年課本中的江南煙雨。懷著對油紙傘下姑娘的遐想,無錫我來了!


很少單獨出來旅遊,去一個地方也是恰好趕上出差。11月的北京明顯降溫,一件薄的毛衣加上簡單利落的外套,工作使我快樂。小時候只記得遠方親戚家的鄰居去過江蘇,那人打了一陣的零工,找了一個當地的姑娘,就此定居於無錫。


到達無錫高鐵站的中午,天色稍陰,空氣中滿滿的氧氣感,讓人感覺很舒適。我時刻記著自己來出差,並非旅遊。忍著中午的肚子咕咕叫,我們直奔酒店,稍作片刻休息,便前往梁溪區分公司職場。走過兩條街,穿過三四個紅綠燈,街區上林林總總的小店播放音樂,過路行人說著聽不懂的方言。

牛蛙,應不應該成為無錫一張名片?


下午開完會,隔著大廈的安全玻璃窗,正前方一個鐘樓模樣的現代建築拔尖聳立。左側是崇安寺廟,頭一次在摩天大樓上俯視廟宇,有種樓中樓的穿越感。崇安寺與商業街一牆之隔,牆外高樓林立,寺內燃香燈佛。廟哉,妙哉!


牛蛙,應不應該成為無錫一張名片?


江南自古多才俊,古運河下塘往事躍千年。來到小橋流水的古運河邊,趁著夜色正濃,霓虹燈裡的南下塘,依然保留了當年上下塘厚重的生活氣息。舊時下塘一帶有米市、燒窯業、絲廠、船碼頭、戲院、飯店等,有"上塘十里能興市,下塘十里能燒窯"之說。如今,鋼鐵水泥築成的城市,古老生活方式發生變化,這些地方開發成“歷史文化旅遊景區”。只有古老運河,還是原來的模樣。


牛蛙,應不應該成為無錫一張名片?

牛蛙,應不應該成為無錫一張名片?


穿越千年往事,明朝徐霞客乘船沿運河一路向東考察地質變。街頭巷尾響起阿炳的《二泉映月》,河對岸傳出“風聲,雨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聲音。人在巷間穿行,船在河中浮動。活生生地走進了江南的小橋流水畫裡。


牛蛙,應不應該成為無錫一張名片?


古城老街,鋪滿青石板。前邊小巷窄的只有七十尺,過人都要錯肩而行。晚上的南下塘已經成為年輕的商業步行街。這裡有不少文青小店,也不乏遍地的茶館。橋頭上路燈也是油紙傘造型,別有一番風味。


牛蛙,應不應該成為無錫一張名片?


無錫菜味偏甜,外地人頭次吃到甜面,味覺倍感新鮮。老無錫人推薦我們去吃牛蛙,當地查了下牛蛙店在當地算是一個特色菜。牛蛙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尤其受無錫人的喜愛。大小的街頭,從乾鍋到火鍋,再到小食。變著法子的做法,讓人眼界大開,愛好美食朋友,還專門製作了一個無錫市牛蛙地圖。有種燒烤取名“型男美蛙”,看得我生生不敢下口。


牛蛙,應不應該成為無錫一張名片?


無錫還有很多景點都沒來得及參觀,與這個城市匆匆見一面,而後分離。從高速上,路過太湖的時候,遠遠一片,湖面平靜而寬廣。喜歡這個城市的特別,特別的讓我說不出的喜歡。


(部分圖片網絡採集,侵權刪。感謝朋友們!)

牛蛙,應不應該成為無錫一張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