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大地寒冬遠去春風拂來,古密州城頭超然臺能否稱得上賞花勝地

剛剛過了新年,眨眼間又是雨水節了。這幾天,朝來雨雪晚來風,其間還灑灑揚揚地下了一場春雪。各種各樣的天氣輪番登場,變著法兒湊熱鬧。可是風兒漸漸變得柔和了,天色變得朗潤了,那一池碧水也變得晶瑩而又多情了。一切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春天,明媚的春天就要來臨了。

諸城大地寒冬遠去春風拂來,古密州城頭超然臺能否稱得上賞花勝地

零零星星的殘雪松鬆垮垮地遮蓋在地面上。雪的籠罩之下,有一叢叢的綠色,是常綠植物的綠色。松樹、書帶草、竹子、忍冬,它們凌冬不凋,在春風的撫摸下,在春雨的浸潤下顯得更加翠色映人。石罅中的小草兒,階前的芍藥叢生出了嫩綠或者是嬌紅的新芽。充滿著稚氣,破土而出,讓人感到無比的欣喜。

諸城大地寒冬遠去春風拂來,古密州城頭超然臺能否稱得上賞花勝地

迎春和連翹佈滿了星星點點的花苞。一夜春風吹過,金燦燦的花朵壓彎了枝條。它們在微風之中向著遠方的朋友頷首微笑,喜氣洋洋地打著招呼。

諸城東關街上的玉蘭花開了,那一朵朵嬌美的花兒是那麼雍容典雅,高貴而又矜持。冰清玉潔的大花瓣帶著令人心曠神怡的芬芳,點綴在藍天之下。一陣風來,萬頭攢動,好像一隊隊素衣縞袂的仙子在凌風起舞,又好像一隻只絕大的白蝴蝶遊戲在空中。一株株高大的玉蘭樹彷彿一團團香雪在空中搖曳。把整個世界妝點得如此恬靜,如此曼妙。

諸城大地寒冬遠去春風拂來,古密州城頭超然臺能否稱得上賞花勝地

路人頻頻凝眸,頻頻回首,頻頻駐足。用手中的相機留下了春天的記憶。此時此刻,倘若是空中傳來一陣悠揚的古琴或者是葫蘆絲的樂音,就使人恍惚置身於蓬瀛仙境了。與玉蘭次第相接的是辛夷花。

通常玉蘭綻放了,辛夷紫紅色的骨朵才綴滿枝椏,探頭探腦,躍躍欲試。辛夷一名木筆,老百姓直呼它們為紫玉蘭。這種花兒我以為不宜群植,倘若群植,一團錦繡,奼紫嫣紅,熙熙攘攘,使人眼花繚亂。要是在人家的籬落間,在窄巷口,在曲徑頭,忽而見到這麼一樹辛夷。會讓人不自覺地眼前一亮。如果逢瞭如絲的微雨,宋人的詩境不由自主地湧上了心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多麼美好的時光啊!

諸城大地寒冬遠去春風拂來,古密州城頭超然臺能否稱得上賞花勝地

古密州城頭上的超然臺,不僅僅是賞月的勝地,也是賞花的絕佳去處。蘇東坡登上超然臺,憑欄遠眺,寂寞山城,煙雨濛濛,石巷九曲。釋迦院的紅千葉,蘇莒公舊宅裡的玉盤盂,國豔帶酒,天香染袂。長林翠阜,臥紅堆碧,鬥豔爭奇。

密州城是那麼嫵媚動人,真個是“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好似一幅彩墨風景圖!東坡興致勃發,填詞一闋,調寄《望江南》。“詩酒趁年華”,一聲聲深情的感喟,豐富了密州的清明。如今的超然臺下,花木扶疏,欣欣向榮。臺前有兩株紅梅,正是繁花滿枝。

一位來自魯西的詩友和我徜徉在梅花叢中,討論起了共同景仰的東坡和東坡詩中的紅梅。絢爛的梅花綻開了笑臉聽著我們的談話,那種會心而又痴迷的樣子彷彿成了我們的知交。臺下的園圃裡還有一株西府海棠。

諸城大地寒冬遠去春風拂來,古密州城頭超然臺能否稱得上賞花勝地

這是在前年冬天,詩友們從南山移來,冒著雨栽下的。一時詩友紛紛得詩以記。去年春天的時候,這株海棠零零星星地綻放了五六朵小花兒,晶瑩剔透,那麼可愛。

我高興極了,為賦《西江月•詠超然臺下海棠二首》。

其一:“雅號人稱西府,名花幸會東州,春光嫋嫋滿枝頭,卻是綠肥紅瘦。 難遇飄零老杜,相逢倜儻少遊,尋章摘句上層樓,可羨良辰錦繡。”

其二:“東武半壕春水,西齋一樹紅花,春風駘蕩遍天涯,芳心猶卷綠蠟。 連翹迎春雨露,夭桃嬌杏雲霞。蘇臺覓句詠繁華,綺麗文章無價。”

如今,春風漸暖,海棠也應該是快要開放了。等到花開的時候,我們趁著月色,還可以來一次秉燭對花。或許還可以體會到東坡詩中所寫的“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那種詩境了,我們期待著!


諸城大地寒冬遠去春風拂來,古密州城頭超然臺能否稱得上賞花勝地

此時此刻,如果攜三兩知己走到田野裡,走進山坳裡,走到小溪邊。看那含笑的春山,多情的春水,更是別有一番情趣。在嶄新的山水之間,也少不了花兒。那溪頭的薺菜花,田塍間的油菜花,村頭巷尾春意正酣的杏花,多姿多彩,五色斑斕。使人目不暇接。善士村果園裡的梨花,會讓人聯想起“雨打梨花深閉門”的佳句。

諸城大地寒冬遠去春風拂來,古密州城頭超然臺能否稱得上賞花勝地

石屋山裡的桃花,會讓人想起武陵源的春風和惲南田絕妙的丹青。石屋山是一座小山。大小共有九個山頭,山間生長著許許多多的野桃樹。這些桃花沒有經過人們的修剪、嫁接、呵護。它們自由地生長著。這正是葉嫩花初的時候。粉紅色的桃花,嫩綠的葉芽兒交相輝映,婀娜靚麗,百媚千嬌。

諸城大地寒冬遠去春風拂來,古密州城頭超然臺能否稱得上賞花勝地

雖然比起果園裡的桃樹,花朵小,顏色淺,可是顯得更加自然。這種野桃,深受清代大戲劇家李笠翁的喜愛。他曾經說:

“桃色之壞,亦壞於接(嫁接)。桃之未經接者,其色極嬌,醋似美人之面,所謂“桃腮”、“桃靨”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非今時所謂碧桃、絳桃、金桃、銀桃之類也。即今詩人所詠、畫圖所繪者,亦是此種。此種不得於名園,不得於勝地,惟鄉村籬落之間、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聽其所至,如武陵人之桃源,始能復有其樂。如僅載酒園亭,攜姬院落,為當春行樂計者,謂賞他卉則可,謂看桃花而能得其真趣,吾不信也。”

是啊,在這一樹爛漫的野桃花下,凝望著枝頭的蜂蝶,和枝葉縫隙裡的藍天。清風徐來,披襟入懷,暫時忘記了世間的紛擾,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兒啊。

雜花生樹,草長鶯飛的季節,令人無比流戀的大好春光。我願意和你一起去看那些盛妝的花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