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堡壘為何揹負“墜機堡壘”的罵名,它真有那麼不堪嗎?

很多小夥伴在找鹿推薦遊戲本的時候會發現,鹿哥在推薦的時候很少推薦華碩的飛行堡壘。這款機子我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網上也對這款機型爭議比較大,人送外號“墜機堡壘”。那麼,飛行堡壘真的有這麼不堪嗎,它到底有啥缺點?

飛行堡壘為何揹負“墜機堡壘”的罵名,它真有那麼不堪嗎?

一、外觀

飛行堡壘為何揹負“墜機堡壘”的罵名,它真有那麼不堪嗎?

這張實拍圖基本上沒經過啥後期處理,就是屏幕P了一張圖片,整體看起來,窄邊框屏幕加上略顯突兀的厚重機身,反正給人的第一感覺,如果不是配置還說的過去的話,並不會讓人產生很強的購買慾。


二、機身厚度

飛行堡壘為何揹負“墜機堡壘”的罵名,它真有那麼不堪嗎?

​機身較厚,兩側接口分部比較緊密,如果之前看了聯想Y7000、惠普暗影精靈5、戴爾G3後再來看這款,你會覺得如何呢?


三、鍵盤設計

飛行堡壘為何揹負“墜機堡壘”的罵名,它真有那麼不堪嗎?

​鍵盤的設計添加了不少的遊戲元素,WASD鍵位也被高亮了出來,黑白的配色跟機身也比較搭,但是為啥會有一種滿滿的塑料感呢?


四、內部構造

飛行堡壘為何揹負“墜機堡壘”的罵名,它真有那麼不堪嗎?

​再來看看該機的內部,恐怕有一定審美和對散熱有點研究的朋友就更慌了——白鐵皮外殼風扇,兩根細小的熱管,CPU還是散熱管,無遮蔽的內部,電池看起來也不平整,HDD擴展位的鋁箔也不平整……


正是這種內部簡陋的結構設計,普通的外觀,以及散熱和性能表現不佳,故障率高,所以就背上了“墜機堡壘”的罵名。


那麼,除了外觀結構設計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之外,在實際使用中會怎麼樣呢(注意,這也是最有爭議的一點)

飛行堡壘為何揹負“墜機堡壘”的罵名,它真有那麼不堪嗎?

​雖然CPU上只有一根散熱管,而且散熱片很薄,但是,這跟散熱管實際上很厚,而且,看起來很普通的白鐵皮風扇在實際使用中並不會影響散熱。

飛行堡壘為何揹負“墜機堡壘”的罵名,它真有那麼不堪嗎?

​這是室溫22℃時雙考機33分鐘後的內部溫度圖。我引用網上評測的原文:處理器和顯卡的溫度都是持續緩慢提升的,處理器在雙考10分鐘後才緩慢提升至90℃並最終穩定在86℃~95℃(不同核心溫度不同,因為它們在做極快的、此消彼長的頻率微調,但總體保持在3.07GHz左右),不再繼續升高;另外,顯卡的核心頻率從雙考最初的1360MHz緩慢走低到1290MHz並保持穩定(遊戲時頻率會高得多),溫度最終穩定在78℃~79℃。


簡單地翻譯一下上面的話:該機的散熱並不像網上說的那麼不堪入目。

飛行堡壘為何揹負“墜機堡壘”的罵名,它真有那麼不堪嗎?

​這也歸功於那厚重的塑料外殼,在電腦運行的過程中能有效的隔絕熱量,讓整個機子的C面保持正常的溫度。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驚呆了呢!外觀和內部讓人冒汗的飛行堡壘7,在考機和C面溫度方面竟然表現異常的好!!是的,這也正是它的矛盾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