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錢幣價值很高,義烏90後小夥張懿收藏傳奇人生揭祕


生於1990年的張懿,極容易就會被貼上“富二代”的標籤,他所揮霍的手筆卻與眾不同。

浙江義務有一小夥,在2014年,與幾個股東花費1200萬元收藏了一枚廣東壽字雙龍庫平一兩銀幣,在2015年,被人以1700萬元拍走了,轉眼間就賺了500萬。

就是這場拍賣,讓這名90後小夥張懿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現在他打算在義烏商業綜合體義烏之心呈現當代藝術及古典藝術,將自己的藏品系統地呈現出來。

與很多藏家“半路出家”不同,張懿從兒時起便與現代金銀幣結緣,很早便涉足老銀元、銀元寶、銅錢等收藏。張懿說,從小時候就開始了,那時候學習歷史,發現一枚小錢幣,背後竟然有許多故事,於是就對錢幣感興趣了,一下子就迷了進去。“一枚小小的錢幣可以折射當時的歷史,很神奇”。

2000年之前,市場上的機制幣還沒有被熱炒,那時張懿就以50元一枚的價格收藏了一批袁大頭。有時候錢不夠了,他就將蒐羅來的袁大頭拿到義烏的古玩市場上賣,賺些差價又繼續買錢幣,就這樣他手中的機制幣越積越多。

一枚錢幣價值很高,義烏90後小夥張懿收藏傳奇人生揭秘

2012年正是錢幣炒得最熱的時候,當年以50元一枚收進來的袁大頭已漲到了1000元一枚。在假貨氾濫的市場上,張懿的真錢幣一下變得奇貨可居,當天他就賺了6萬多元。嚐到甜頭的張懿這下子更是放不下了,當時便下決心把這當成事業來做,並且參加拍賣會,學到了不少知識,也開闊了眼界。

一枚錢幣價值很高,義烏90後小夥張懿收藏傳奇人生揭秘

2014年,張懿遇到了他收藏10多年來最為心儀的一件藏品。這枚硬幣叫廣東壽字雙龍庫平一兩銀幣,華光普所編著《中國銀幣目錄》中提到清朝人士王伍生留下了一個寶貴的記錄,記錄寫到:康義總督下令為慈禧太后60大壽慶典制造錢幣三萬枚,預備將錢幣作為贈禮運送至北京,但結果並未運送

收藏的是錢幣看重的是情懷

一枚錢幣價值很高,義烏90後小夥張懿收藏傳奇人生揭秘

“我想讓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購買藝術品的行列中來,一直都想宣揚這種生活方式,而不是那種消費至上的觀念。”張懿說,這是一筆很實在的賬,比方說一個女生買名牌包用掉的錢,常常就已經可以買到一件很不錯的藝術品了,更何況藝術品能夠為人帶來更高尚的體驗。

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年輕一代不僅會成為藝術品市場的中堅力量,更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推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