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寵物,這貓和狗的身份差距,原來從古代開始就奠定了

一場疫情,把所有人都困在家裡。很多人都想回到打拼的城市,有些是因為身上還有重擔,害怕歇著歇著公司就沒了。有些就比較純粹了,如果再不回去的話,怕是家裡的寵物得餓死了。這在家隔離了快一個月了,也不知道家裡的貓貓狗狗,都怎麼樣了。


都是寵物,這貓和狗的身份差距,原來從古代開始就奠定了


現代人的朋友圈,看起來五湖四海的,但是自打上了社會,就會發現身邊的圈子越來越小。不管是不是主動單著,寂寞時不時還是會找上門,一個人孤單寂寞冷的時候,有寵物陪伴就再好不過啦。

活在現代社會的好處,就是想養的寵物基本都能滿足。貓貓狗狗自是不在話下,暗黑系的養養蜘蛛養養蛇,再不然像中東的土豪那樣,只要有錢養老虎獅子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回到古代,想養只寵物解解悶,有沒有法子呢?

古代自然沒有現代那麼發達,娛樂活動也很有限,但想養只寵物這麼簡單的要求,還是可以滿足的。當然啦,選擇面就沒那麼廣了,可以挑選的寵物品種沒那麼多。


都是寵物,這貓和狗的身份差距,原來從古代開始就奠定了


狗狗

最早被馴化的寵物,自然是狗狗了。不過,那會古人把狗馴化了,可不是為了養著解悶的。人都養不活了,哪還有多餘的糧食養著狗狗啊。古人養狗,一為了打獵,二為了吃肉。為了養狗,還專門設立了官職,叫做“犬人”,也就是“狗官”。聽著好像在罵人,但的確是個正兒八經的官職。

比如說漢朝的名將樊噲,他就是屠狗出身。誰能想到一身好刀法,居然是從可愛的狗狗身上練出來的。唐朝之前的狗狗,活的還是很悲催的,要麼賣命工作,要麼被人宰了吃了。到了唐朝以後,狗狗的社會地位就大大提升了,養寵物狗變成了一種潮流。你看那《簪花仕女圖》裡頭,狗狗可是C位,出盡了風頭。

皇室裡頭最愛狗的,自然就是慈禧太后了,尤其喜歡京巴。慈禧不僅在宮裡設立了養狗處,還專門安排了4個太監來服侍這些狗狗。百姓不許隨意宰牛吃牛,但慈禧養的狗,頓頓都吃牛肉、鹿肉,喝的湯都是雞鴨魚湯,真人活的不如狗系列。


都是寵物,這貓和狗的身份差距,原來從古代開始就奠定了


貓貓

馴化狗狗的發源地,是中國,可以說是中國把狗狗發揚光大的。但是馴養貓貓,那還是埃及人做的好。從目前記錄在冊的歷史來看,普遍還是認可,貓貓是三千多年前的埃及人馴化的。雖然都是被馴化的動物,但貓的地位可比狗高多了。在埃及,貓是神在凡間的化身。

鏡頭再拉到中國來 ,貓在中國的地位也不低,人家可是祭祀的主角團成員之一。《禮記》裡就有所記載,每年臘月天子祭天的時候,有一個環節叫做“迎貓”。想象一下,莊嚴的祭天儀式上,貓貓被抬出場,這畫面……

最愛貓的,大概是宋朝吧。尤其是文人,陸游稱貓為“狸奴”,皇室還上演過“狸貓換太子”這一出大戲。明朝也有貓奴,首當其衝嘉靖帝。自己養的貓死了,傷心難過,給貓厚葬在景山北面,賜名“虯龍冢”。還讓大臣們寫詞紀念,這待遇也是沒誰了。


都是寵物,這貓和狗的身份差距,原來從古代開始就奠定了


其他動物

除了貓狗,還有其他選擇嗎?有有有,仙鶴喜歡嗎?剛才出場過的《簪花仕女圖》裡頭,除了C位出鏡的狗狗,仔細瞧瞧,你會發現旁邊還站了一隻仙鶴。在古代,仙鶴代表著長壽吉祥,如此好兆頭,當然受人喜歡。

如果覺得仙鶴比較難養,但又喜歡長壽這個好兆頭,那麼就養烏龜吧。別看現代龜好像挺貶義的,但是古代龜的地位可是很高的。《論語•公冶長》就有過記載,因為烏龜長壽的原因,魯國把烏龜視為靈物。

而且啊,烏龜在古代可不僅僅是寵物的身份,還是個出色的“水質檢測員”。把一隻烏龜放到水裡,如果烏龜活得好好的,代表水質沒問題。但如果烏龜死了,那這水就不能喝了,搞不好有毒。


都是寵物,這貓和狗的身份差距,原來從古代開始就奠定了


如果讓你穿越回古代,你會挑什麼寵物來養呢?評論區告訴小小神,小小神等著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