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陽百花完小彭香玲:我們終究能越過嚴冬,迎來繁花似錦的春天

祁陽百花完小彭香玲:我們終究能越過嚴冬,迎來繁花似錦的春天

越過嚴冬,擁抱暖陽

(一)疫情突如其來

“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是我們會治好她,還是歡迎您以後再來武漢。”這是1月23日,武漢封城後,微博上看到網友的一句回覆,瞬間淚崩。

記得剛放寒假的頭幾天,自己無非就是躺在床上追完了因上班而耽擱的《慶餘年》、《精英律師》,累了再看會兒書,心中正醞釀一個完美假期:聚會、聚餐……然而,唯一的記憶是1月14號的那天,和南寧親朋好友在故鄉緣,拍照閒聊,快樂而滿足、暢暢快快聚了一次會。而接下來這些的日子裡,關於武漢疫情的消息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在一步一步鋪墊下徹底爆發了。遍佈全國,直至抵達祁陽這個小小縣城。

原本平淡的日子一下被割裂,平靜的美好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武漢”時時刻刻牽動著我們的心。

(二)感動與希望

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看頭條:

武漢,封城了!

從20日的200多位確診患者,到6日早上已經2萬7千餘人,從一開始僅僅在湖北、廣東、上海等地發現,到如今西藏也“失守”,從最開始的武漢封城,到全民“禁足”……

面對態勢兇猛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們的軍人、醫護人員義無反顧,衝在戰鬥的最前沿,與病魔、與災難作殊死的搏鬥,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著一首首生命的讚歌!

肆虐無情地疫情背後,處處都是最溫暖的是人心的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各種溫暖善良紛紛顯現,我們記住了:

84歲的鐘南山教授再次出征“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和03年抗擊非典的時候一樣,他的背影依舊挺拔。

送行丈夫的哪一聲呼喊:“趙英明!記住!平安回來!我包一年家務!”

胡明醫生的哭泣:“朋友倒下了,病人還得繼續救!”

奔赴疫區的媽媽對孩子說:“媽媽要去打怪獸了,很快就回來……”

一對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工作的夫妻,短暫的相見卻說是這樣的問候“只要你好好的,我就能好好的”……這些閃閃發亮的醫護人員,值得我們每個人銘記!這就是抗擊“疫情”中的人間大愛。不論生死的醫生護士、不畏艱險的軍人,你們擔得起人民的生死之重,就配得上人民的最高敬意!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隱瞞自己身患漸凍症的病情,也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堅守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用自己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

山東日照,一位環衛大爺在派出所放下一個紙包就轉身離開,打開紙包,裡面是12000元錢,大爺匆匆離去的樣子是最美的背影。

醫務人員們臉上被口罩勒紅的印記讓人們心疼,高強度的工作使他們痛感早已沒了知覺。脫下防護服摘下手套,用那雙被高溫和汗水侵襲的雙手抓緊時間塞上幾口飯,便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了。

火神山和雷神山,看著今朝的施工場面,看著工人們忙碌的身影,我無比感動。中國力量,中國速度,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相信,這場戰“疫”,我們必勝!

這場“人民戰疫”中看到了太多的眼淚與離別,而看到更多的,是擦乾眼淚後的眾志成城,是離別過後的風雨同舟,是感動與希望!

(三)越過嚴冬,擁抱暖陽

每天,我都會站在窗戶邊,望向街道,街上長時間不會出來一個人,這哪裡像2020年的祁陽!“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這個元宵節沒了往年的熱鬧繁華,增添的是另一份火紅的特殊的抗疫記憶。街頭巷尾戴著紅袖章值班的社區抗疫工作人員、志願者,冒著風雨給進出的人們測量體溫,不辭辛苦地詢問病情、調查走訪。快遞小哥不顧感染危險,將人們的必需物資及時遞送到人們手中……一幕一幕,讓這個漫長的嚴冬照進一縷縷春日般溫暖的陽光。

我也投身到這場全民抗“疫”的戰鬥中,將自己隔離在家中。前幾天,看到QQ空間彈出了那年今日,點進去瀏覽,剛好看見彼時的自己就在武漢,翻看著一張張去年拍的照片,沒有忘記晚上的武漢比白天要冷很多,站在高處看著這座城市,會感到陌生又熟悉,一束又一束的光在大馬路上劃過,這種人多車多的熟悉感與其他城市差不了多少。那時候,光谷廣場還在施工,戶部巷還擠滿的人,武漢長江大橋上車輛川流不息……

武漢像個傻傻的孩子,不小心讓自己生病了,不過啊總會好起來的!等武漢病好了,再一起去江灘吹吹風。繞過戶部巷,來到不遠處的江灘邊上,江城花事未了,江邊晚風醉人。我們一起去吃熱乾麵,去武大看櫻花,去戶部巷吃小吃,去江漢路坐知音號,去東湖坐纜車,還要走長江大橋!

武漢加油!我相信,我們終究能等來好消息,等來豔陽高照的武漢!中國加油!我相信,我們終究能越過嚴冬,迎來繁花似錦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