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醫藥行業投資何去何從?(附股)

過去的一年時間,或者從2018年帶量採購到2019年全年,對於醫藥企業來說,有的發展風光無限,更多的是市場預期萎縮嚴重或者公司利潤預期慘烈,其邏輯就是基於政策導向所致,也是行業的必然。下面2019年漲幅前10的公司統計,從數據或許可以預判2020年醫藥行業的發展和投資方向。


2020年醫藥行業投資何去何從?(附股)


本文將沿著醫保、帶量採購、創新藥物和CRO/CDMO和政策免疫4大類做簡單梳理分析,文後並附重點關注的上市公司。


一:醫保領域


2019年醫保支出呈現增速高於收入的持續狀態,而醫保支出具備剛性特徵,讓2020年醫保依然面臨支出結構調整的壓力。


2018年醫保整體收入2.1萬億元,同比增長13%;醫保支出1.8萬億元,同比增長17%。截至2018年末,基本醫療保險累計結存達2.3萬億元,醫保結存資金支付保障倍數約為15.8月。2019年1-5月醫保基金收入同比增長17.25%,醫保基金支出增長21.38%,仍保持較快增長。


未來為維護醫保收支平衡,政策依然將引導藥品和機械的調整優化配置。


一方面,通過高值耗材集採和帶量採購擠壓高價值耗材水分和仿製藥的價格,同時控制藥品目錄,壓縮減少輔助用藥和中藥注射針劑節約費用;


另一方面,通過調整醫保目錄和談判納入增加創新藥物醫保支出,仍然是政策方向。


二:2019年帶量採購結果之後,市場對政策理解的影響表現在三個方面


1:產業機會逐步向行業龍頭集中,用以體現頭部集團化優勢,這也是帶量採購後討論最核心的原因,用帶量採購逼迫行業形成龍頭集團化大企業。


2:大幅度藥品降價,意味著藥企需要轉變銷售模式,節約銷售費用才能讓企業獲得合理利潤,這也是帶量採購的初衷之一,遏制以藥養醫和遏制醫藥腐敗。


3:企業需要研發新產品,用以推動行業進步,只有這樣才能抵抗帶量採購的價格壓力。


帶量採購常態化,不可逆轉的必須顛覆模式,將影響到大多數仿製藥企、高值耗材和中成藥物及針劑,而對頭部企業的傾向,會讓其成長性貫穿整個政策


三:2020年圍繞創新藥投資依然是重點


自2015年國家開始推動藥品審評審批改革之後,本土創新企業崛起,2018、2019年本土企業前期大量投入的陸續獲批,而2020年將迎來更大的收穫,這包括腫瘤癌症新藥、新型2類疫苗以及生物醫藥等新上市。


2020年醫藥行業投資何去何從?(附股)


從過去3季報和紛紛出來年報預報來看,創新藥企和CRO/CDMO企業的業績增速都是呈現快速增長。比如2020年1月8日晚間,昭衍新藥發佈2019 年業績預增公告稱,預計2019 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1.26億元-1.44億元,同比增加約40%-60%。其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在於CRO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


中國CDMO業務近年來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我國CRO 行業的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21億美元迅速上升至2018 年59 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 29%。預計至2023 年,國內CRO市場規模達到214 億美元,2019-2023年均增長高達率達29.8%。


國家政策和稅收雙優惠,給創本土新藥發展帶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上市新規則規定【創新公司在沒有盈利,也可以走綠色通道】——比如1月14號A股迎來首家不盈利虧損企業的申購——澤璟製藥就是一家創新藥企。


創新藥企上市後,超高毛利率能為創新藥企帶來較大利潤增量;醫保目錄加快對創新藥引進,創新藥企通過醫保後將進一步加快市場佔有率。新藥將成為醫藥行業的核心主題,隨著一直評價、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等政策趨勢,讓防治藥企迴歸化工製造業上去。行業將進一步聚焦具有政策優勢的高景氣度細分創新領域,並更願意給予更高的估值溢價。


四:政策免疫方面


醫藥政策影響醫保報銷,而自費耗材、自費用藥和服務項目等具有確定性受政策干擾少的優勢。景氣度高的細分比如:生長激素、口腔種植牙、骨科植入耗材、角膜塑形鏡、疫苗均具有政策免疫能力。


驅動邏輯:

1、人口基數大,市場潛在空間巨大,行業滲透率低;


2、高壁壘造就了行業的高回報、高景氣度、高利潤;


3、賣方議價能力強,無懼價格戰的擔憂;


4、賽道優質,細分領域競爭對手少。


醫保支出2020年預計增速也在10%-15%範圍內。2020年是中國創新藥的起點。創新藥1.0時代已經結束,器械和仿製藥品基本仿製的差不多了,未來將會有更多原研藥和原創產品出現,同時也給醫藥外包服務需求帶來增量。


五:相關標的


核心創新藥:恆瑞醫藥、藥明康德;


核心創新器械:樂普醫療;


轉型創新:眾生藥業、浙江醫藥;


CRO/CDM0 :藥明康德、泰格醫藥、昭衍新藥;


口腔種植牙:正海生物、通策醫療;


二類新疫苗:華蘭生物。作者:smileofme


2020年醫藥行業投資何去何從?(附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