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3月5日報道稱,當地時間3月3日,美國海軍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和法國海軍的戴高樂號航母在地中海舉行聯合軍事訓練。其中的壓軸大戲在於,雙方的艦載機都在對方的航母上進行了起降訓練。目前而言,法國海軍的戴高樂號航母是全球除美國海軍外,唯一現役的核動力航空母艦,而目前也只有戴高樂號航母具備和美國海軍航母兼容飛機起飛和降落的實戰能力。
法國古稱高盧,從古代的羅馬帝國時期開始,高盧人就以特立獨行聞名於世。甚至一直到冷戰時期,在東西方兩大陣營激烈對峙的情況下,法國居然退出了北約軍事一體化進程(依然保留在北約內,但是拒絕聽從美國人的指揮調遣,保持法軍的獨立性),甚至還把北約總部從巴黎趕到布魯塞爾。這些今天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的歷史,卻昭示了法蘭西獨特的思維:獨立自主,自給自足。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法國在其軍備發展上也極盡獨立自主之能。其中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戴高樂號航母是法國曆史上建造的第十艘航空母艦,但是也是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法國建造戴高樂號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獨立發展自己的核動力航空母艦,進而在水面艦艇核動力化的問題上把法國提升到和美國相當的水平。
戴高樂號航母長261米,艦寬(甲板最大)64.36米,標準排水量3.5萬噸,滿載排水量4.25萬噸,從噸位上說只能算是一艘中型航空母艦,由於噸位較小,所以該艦隻裝備有2套從美國進口的C13-3型蒸汽彈射器。戴高樂號滿載時可搭載40架各型飛機,不過正常搭載時通常搭載24架陣風M戰鬥機(滿載時可增加到30架),4架E-2F鷹眼預警飛機和6架法國自產的直升機。在蒸汽彈射器的配合下,日最大出動架次可達75個架次,相當於每架飛機每天出動2個飛行架次,其艦載機的使用效率和美國航母基本相當,這也展示了法國海軍訓練有素、業務熟練的專業精神。
儘管作為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戴高樂號得到了媒體諸多讚譽,但是從設計開始,該艦就存在這一系列的問題,特別在建造之中經費不斷攀升,以至於該艦在1989年就已經開工,但一直到2001年才交付法軍服役。之所以建造週期如此漫長,一方面是由於法國造船工業和航母設計技術方面存在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該艦的建造經費實在過於巨大,法國海軍不得不延長其建造年限以湊齊足夠的建造經費。
其中戴高樂號在建造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其搭載的K-15型核反應堆是法國海軍"凱旋"級核潛艇同款,2臺K-15型核反應堆只能提供7.62萬馬力的輸出功率,相比之下法國上一代"克萊蒙梭"級航母的軸功率則高達12.6萬馬力。發動機功率不足,導致戴高樂號最大航母僅有25節,儘管法國人自己堅稱戴高樂號可以跑到27節的最高航母,但是這依然是世界現役航母中航速最慢的。
其次戴高樂號航母裝備的是從美國採購的C13-3型蒸汽彈射器,而一直到裝配時才發現,美式彈射器的長度比法國航母甲板預留維持長了一點,不得以,最終戴高樂號不得不對甲板進行改造,從而又把甲板加長了4米,彈射器和航母不配套的事情在一段時間內也被世界海軍界傳為笑柄。
儘管如此,畢竟戴高樂號航母經過多年努力最終修成正果,並且自其服役以來,已經多次出征海外,為法國利益奔走於世界大洋。至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戴高樂號都將是全球唯一可以和美國航母通用艦載機的核動力航空母艦。
閱讀更多 史海雜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