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來源 | 布穀學習


布穀老師:


如果孩子變不成我們期待的樣子,作為父母,我們是不是還執著於自己的標準,框著孩子不允許孩子脫離軌道呢?


如果孩子在學校裡調皮、搗蛋,那就一定不是“好孩子”了嗎?


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預期的那麼乖巧聽話,那我們的孩子就無藥可救了嗎?


作為家長,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個性,不是每一個孩子的人生都可以按照標尺來衡量。


到底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呢?今天,

布穀學習為大家盤點了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文章。


讓每個不一樣的孩子,都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


一、教育不是智力賽,而是學會選擇用什麼方式過一生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價值觀 教育方式

報志願,表面看是孩子選什麼大學、報什麼專業的問題,但其背後深層的邏輯,實際上是一個家庭在將近二十年的辛苦養育之後,對孩子未來從事什麼工作、走上什麼道路、選擇什麼人生的各種設想在經過長期激烈“博弈”之後的一種階段性結果的集中呈現。


下面這篇文章,是來自一位超級寶爸的分享,他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與各位家長一起分享。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二、這屆父母被“垃圾”支配的恐懼竟超過了……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素質教育 環保

垃圾分類問題可是過去一年最熱的話題了!


如果你問我:“這個七月,比夏天更火熱的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垃圾!


如果你問我:“比輔導孩子作業更可怕難熬的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垃圾!


等等,這可不是布穀老師爆粗口!


這“垃圾分類”可是把兩大魔都的男女老少給愁壞了!


布穀老師真的忍不住想感嘆一句:哎,這難纏的、無處安放的、充滿魅力的垃圾啊!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藏。”


無論是上海還是北京人民,我們作為家長,如何從垃圾分類中挖掘教育意義,這才是值得認真思索的問題。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三、講真,月薪5萬還過不好暑假真的有必要嗎?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暑期 學習

這個假期,你準備怎樣讓孩子度過?


是在一個個補習班中學不斷提升,還是在夏令營、旅行中讓孩子開心放鬆?


不管怎樣選擇都要記得,不要將你的焦慮傳染給孩子,傾聽孩子心聲,鼓勵孩子在弱項中學會總結,在遊玩中增長知識。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四、TED演講:父母的婚姻觀,藏著孩子的未來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婚姻觀 家庭

精神病學家理查德·賴特和托馬斯·赫姆斯曾列出一份清單,包含了我們所能擁有的最痛苦的人類經歷。


排名第一的是:配偶的去世;

第二:離婚;

第三:婚內分居。


很多人憑著愛走進婚姻,卻最終無奈地發現:相愛容易,相處太難。


托爾斯泰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家庭幸福值對一個人產生的影響可想而知。人們常常會在無意識間不由自主地重複其成長的模式,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父母的婚姻狀況、交往模式及溝通模式,是孩子日後與人相處的模板,也藏著孩子的婚姻觀。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五、孩子用“功”學習,還是用“力”運動?結果截然不同!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運動教育 中產焦慮

當下中國特別缺少“運動教育”,在“教育焦慮”與“中產焦慮”的大背景下,運動教育的重要性早已大大削弱。


許多孩子被圈禁在課堂裡,或者沉迷於遊戲中,他們不愛與人溝通,缺乏對新生事物的嚮往。


性格變得越來越自閉,身體變得越來越瘦弱,而這一切,正是運動教育的失位所導致的不良結果。


很多時候,家長並不能真正領會到運動給孩子帶來的真正作用。怕時間都“耽誤”在運動上,影響學習成績。


因此在中國,運動和鍛鍊往往成為了成績之外的“調劑品”,在各個年齡段的孩子生活中,似乎只扮演著可有可無的角色。


所以,孩子該用“功”學習,還是用“力”運動?下文這位職場寶爸帶你瞭解“運動教育”的真相。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六、美盲,比癌症都難治,知識也救不了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 文化 審美

無論是廣場舞,還是最炫民族風;

無論是光頭強,還是“社會人”佩奇;

無論是絲巾合影,還是鄉村重金屬喊麥;

無論是低調奢華田園鄉村裝修風,還是短視頻城鄉結合部氣質……


不得不承認這種最強中國特色的復古氣息和亞文化雜糅的審美風格,是當下中國的一種不可否認的審美“主流”。


作為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從業者,似乎有足夠的理由來嘲諷這種深入骨髓的“土”。


然而,再自以為是的精英主義,我們每一個人也是這種審美水準公約數的一份子,我們身在其中,必不可能絕世獨立。


也就是說再不滿意的社會審美水準,也是我們所有人共識的最終產物。


既然我們認識到了這個深入骨髓的痛,就絕不能讓這種痛在下一代身上繼續流傳下去。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七、五組圖,揭示了億萬師生家長的複雜現狀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教育 老師

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關於老師的負面新聞。


課上不教課下補、體罰孤立差學生、囂張跋扈不負責……


家長們焦慮,學生們叛逆,老師們無奈……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教育成了一場戰役,讓三方都感到疲憊不堪。


但不該這樣的。


其實,我們對老師有太多誤解,總是忍不住將新聞中的批判代入到生活中。


殊不知,他們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愛孩子。


和老師攜起手來肩並肩,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教育,才會有希望。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八、在孩子做出行動的前1分鐘,家長千萬不要做這件事!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被動廢 控制

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相信各位家長都和娃經歷過這樣的對話:


家長:作業寫完了嗎?趕緊去寫作業!

孩子:我本來自己就打算去的,你為什麼要先說出來!我不去了!


家長:快點起床,起來收拾好吃完早餐,下去晨練。

孩子:我本來已經要起了,你一催,我沒勁兒了,再躺一會兒。


總之一句話就是:我自己明明能做好,你為啥非要多管閒事?


網絡上有個詞總結得非常到位:被動廢。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被動廢”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對孩子會產生什麼影響?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九、爆紅紀錄片刷屏家長圈:什麼才是真正好的教育?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教育哲學 童年

如果我們的孩子生活在國外,他的童年會發生什麼?他會接受怎樣的教育?


最近,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刷爆了家長圈,剛播出一集時就竄上了豆瓣9.2分。


著名記者周軼君走訪了六個國家:獲得18個諾貝爾獎的日本、全球第一的芬蘭、跨國CEO佔比最多的國家印度、精英教育聞名的英國、創業公司崛起的以色列,以及我們中國。


帶我們看看不同國家的孩子,看看他們不一樣的童年。


不少人也由此展開對國內教育的反思。為什麼我們的教育不是那樣?“他鄉的教育”可直接移植嗎?


此篇文章分享的目的,不是抬高他人、貶低自己,而是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看到教育的其他可能,並思考是否能夠為我所用。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十、對孩子過高的期望,是心願也是心魔!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期待 引導

望子成龍,是每一位家長的期待。在流行虎媽雞娃的今天,有越來越多的父母,將孩子的教育當成一項事業來抓,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不僅希望他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且不能忍受有一絲一毫的出錯和落後。


前段時間,有位媽媽因為孩子考了98分,竟然得了抑鬱症。這個新聞一度刷爆朋友圈,也由此引發熱議——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夠完美嗎?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子女出類拔萃,但有個很現實的真相——第一名只有一個,大部分的人終將歸於平凡。對孩子有所期待很正常,然而期待一旦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反而過猶不及。


過度期待,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種傷害。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十一、如何拯救孩子的拖延症?這篇終於說對了!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拖延症 習慣

你的孩子有拖延症嗎?


我國的統計數據顯示,75%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


對於孩子而言,拖延是家常便飯。


無論是作業上的拖延還是生活中的拖延,家長們總是對孩子們的磨磨蹭蹭煞費苦心,但總是收效甚微,甚至還遭到孩子們的牴觸。


長期的拖延不僅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降,還會影響孩子們的習慣形成。


所以,人生有限,拖延有害。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十二、孩子專注力該如何培養,這裡有家長想要的答案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專注力 提高成績

前幾日,朋友向我哭訴,兒子月考越來越糟,被班主任約談了,說孩子上課不專心、作業拖沓。


為此,朋友加班加點給孩子補習,不料一到做作業時,孩子就開始出各種么蛾子,一會兒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一會兒又要吃水果……


不管怎麼努力,兒子就是無法專心學習,眼看就要期中考試了,再這樣下去可不行啊!


後來,我陪她去請教了當地一位資深的兒童心理學專家後,才得知原來她兒子竟是專注力出了問題。


對此,專家說:“孩子的專注力一旦出了問題,不但影響他的學習,更直接影響他的成績,需要有計劃的進行訓練才能改進。”


那到底什麼是專注力呢?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十三、“我真想把學校給拆了!”這位媽媽的回答價值百萬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好孩子 壞孩子

如果孩子變不成我們期待的樣子,作為父母,我們是不是還執著於自己的標準,框著孩子不允許孩子脫離軌道呢?


如果孩子在學校裡調皮、搗蛋,那就一定不是“好孩子”了嗎?


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預期的那麼乖巧聽話,那我們的孩子就無藥可救了嗎?


我們的孩子也許搗蛋、也許調皮,也許我們的孩子就是別人眼中的壞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個性,不是每一個孩子的人生都可以按照標尺來衡量。


不一樣的“壞”孩子,同樣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十四、孩子的“問題行為”根本就是父母製造出來的!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兒童敏感期 成長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經歷過這樣的“狼狽”時刻:


  • 孩子會反覆扔掉手裡的東西,即便你撿起來他還會再扔掉?好像在跟你對著幹。
  • 孩子完全不懂分享,什麼都要一個人獨佔,怎麼從小就這麼“自私”?
  • 突然愛上跟你唱反調,你說什麼他都說“不”,還變得特別愛發脾氣?
  • 給孩子買了那麼多玩具,他卻只對沙子和水感興趣?


你會不會產生疑惑,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行為?


於是,你可能就陷入了無助和焦慮之中:


  • 一方面擔心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孩子會輸在“起跑線”;
  • 一方面不知道該怎麼糾正孩子的行為,因為你發現打又捨不得,說又不管用。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這些所謂的“問題行為”根本就是父母“製造”出來的,這些在你看來不是很“正確”的舉動背後隱藏著對於每一個0~6歲孩子都至關重要的概念——兒童敏感期。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十五、那些“沒良心”的孩子,缺的並不是感恩教育


什麼是真正好的教育?15篇優質的科學教育理念送你


關鍵詞:感恩教育 心理

2019都快結束了,很多父母,卻還在用“孝順”來教育孩子:


  • “爸爸媽媽這麼累這麼辛苦,還不是為了你!”
  • “我在你身上花了那麼多錢,都白費了!”
  • “我自己捨不得吃穿,把最好的都給你,你怎麼這麼沒良心!”


父母常常會在孩子面前這樣說話,表面上是希望孩子懂得父母對他的愛,但這給孩子造成了心理負擔,它暗示了“我付出給你,你要償還”。


父母總認為自己所付出的,是孩子願意接受的,一旦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回應,父母就會表現出失望:“我們為他付出了那麼多,孩子卻不領情,真沒有良心。”


看完這篇文章,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這樣的話家長就算是爛在肚子裡,也不要說給孩子聽。


因為真正優秀的父母,從不用懂事、孝順來綁架孩子。


值得思考的是,父母到底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


原文鏈接: (點擊查看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