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補課的實質,怎樣才是好的補課?

千萬那別相信什麼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話,只有百米短跑才在乎起跑線,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起跑你看過誰站起跑線上,大家都一堆出發,誰能堅持到最後才最關鍵。——撒貝寧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家長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在應試教育大環境下,分數就是一切,教育的本質似乎變為以分數為主的各項指標評判,從愛好的等級考試,到學校相應科目的分數高低。

於是在以分數為主的機制下, 誕生了一批批補習機構。


分析:補課的實質,怎樣才是好的補課?

2018年上海市委的一份提案顯示,有84.15%的孩子參加課外輔導班,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經濟發達,教育資源豐富的上海都是這樣,更別提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西安、蘇州、天津、南京等一線城市。

並且,教育資源相對好的一線城市都有如此高的比例,循著這個邏輯,加上人往高處走的理念,對於二三線城市的人來說,他們向一線城市的進取不是得用更大力,補更多課?

如果是這樣的話,孩子多可憐,整個生命最天真的時光都被壓縮在分數二字上。

然而事實確實如我所想,騰訊曾發表的《00後研究報告》中顯示,00後參加補習班的時間是90後的3倍!補課的增加日漸成為趨勢。


分析:補課的實質,怎樣才是好的補課?

但瘋狂補課的背後,我看到,更多是對教育的缺失。

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然而現在統計的數據趨勢告訴我,好的初心孕育的結果,卻在漸漸偏離軌道。

何以見得?

請接著往下看。

  • 補習機構的目的是什麼?
  • 盈利,盈利,盈利!
  • 補課的目的是什麼?
  • 提分!提分!提分!

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成為一個產品,在父母交付酬勞的條件下,從學校出來,再進入補課室,然後從補課室出來考試畢業。

孩子被當做流水線上的產品,特別是在有償補課的功利績效下,這一點更是被加深。所謂教育是讓一個人成才,是對一個人心靈的啟迪,而不是用一個標準評判其合格與否。

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但是他們面對來自學校,來自家長, 來自社會的評判時,選用的卻是同一個標準——分數。

用爬樹的標準對待魚,要麼不合格,要麼出現畸形的怪物,此外再沒有第三個答案。


分析:補課的實質,怎樣才是好的補課?

補習班中缺少最多的,是心靈的照顧,而心靈的照顧才是啟迪一個人有愛,自信的根源。

拿一個畢節的真實補習班作為例子來闡述。

補習班主要補英語,名字叫做子昂英語。該補課室報名的時候學校就和家長簽了一個協議,大致內容是家長允許老師在學生沒有完成任務時適當懲罰,這種懲罰不算違法,只是“合理”地管教。

然而進去卻是另一個場景,每天必須背多少單詞,背多少短文,背不了就走不了,而且動不動就打人,往手上打,往屁股打,成年人真正用力地打。


分析:補課的實質,怎樣才是好的補課?

那時候我英語基礎差,沒少被打,我屁股被打腫,手腫更是家常便飯。

他們用這種方式逼我學習,此外還營造出一種成績好就什麼都好的氛圍,在我們被打被懲罰的時候,那些基礎本身比較好的人就會在旁邊輕笑,殊不知同齡人的“正當”嘲笑更是對一個人尊嚴的中傷。

到現在為止,我內心還害怕英語,以至於自己從初中到高中,乃至高考,做了幾十公分厚的英語資料還是考不及格。

那段暗無天日的補課,現在還不時給我帶來噩夢。比起成績來說,人這一生,最怕的,就是童年的陰影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家長讓孩子補課的原因無非三點:

  1. 自己沒時間帶孩子,放補課室放心;
  2. 別人補課,自己孩子也不能落下,千萬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3. 孩子分數差,需要補一下。

三個原因中最不可取的就是第二點,就像文開頭說的,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一個人的未來不是一紙考試決定, 而是日復一日的堅持與自律;

至於自己沒時間帶孩子,放補課室一定要徵詢孩子意見,是想在家學習,還是有正規上課的補課,又還是制輔導功課就行的補課?

孩子未成熟前,父母的關切是是必需品,不要因為一個簡單的成績把他拋棄給補課室,這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陰影,會讓他潛移默化覺得,分數大於家庭,大於一切;

至於第三點,那種確實要孩子補一下課學習的,告訴孩子分數的重要性,要讓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喜歡的補課室,並且告訴他補課只補一到兩期,分數必須自己趕緊學起來。


分析:補課的實質,怎樣才是好的補課?

作為一個幹過補習班的老師,我深切地知道學生和家長想提分的想法,但是說句實在話,補課可以補,但是隻能補一兩次,不然就成了戒不掉的依賴。

一個人要想長久地保持學習進步,必須是這個人慢慢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別人的方法即使再怎麼有用,補課室老師即使再怎麼水平高,都是泡影。

並且作為行內人的我也知道一些內幕,補課這一行辦起來就是暴利,而且越到後面補課室收費就越高,就學習堂網站的統計表示:

有 20%的補習者及其家長反映“補習教育”收費高、不合理,得到的補習結果與付出的費用不匹配。

花費極大的代價,收穫卻寥寥無幾,根本上是家長和學生都捨本逐末,只往著分數看,卻不曾想一個好分數是由什麼塑造。

我帶過幾次學生,儘管賺錢,但是我更多地,是教他們方法,讓他們趕緊補完課走人,別再出現在任何補習機構。

好成績來自適合的學習方法,來自個人慢慢掌握學習的技巧,明白看似枯燥知識背後的底層邏輯。就像是想要培養一株長得長久的花,不去挑好種子,不去找合適土壤的輔料,而是去買一株聽別人說很好的花,花不適合土,花死,土不適合花,花也死。

納雍縣一個不出名的高中生唐同學,高一曾經考過數學32分,全班倒數第二,高三數學全年級第一,高考數學134分成功進一本。而他高中三年沒有補過一次課,巨大進步的原因僅僅是他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所以關於補課,我的觀點是:補課可以有,取長補短可為良策,但是補課應該適度,根本讓孩子培養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分析:補課的實質,怎樣才是好的補課?

這個女生的名字叫做陳溢詩,她從未上過任何輔導班,也不參加花樣百出的競賽,父母對她更多的是關心她休息得好不好。

他還有另一個耀眼的身份,考上清華的福建高考狀元。

單論成績來說,這些站在考試頂端,被稱為學霸的學生更讓我們佩服,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成績是學出來的,不是補出來的。

為了清楚高考狀元們的真實情況,澎湃新聞做一份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

85.71%受訪狀元表示在高中階段從未參加過課外補習班;

68.57%受訪狀元選擇會佈置,並會針對薄弱環節多做題(自主學習);

小時候上的幼兒園屬於普通幼兒園的佔比高達93.1%,普通小學比例 72.41%;

遇到學習瓶頸時,有94.29%受訪狀元選擇“自己分析薄弱所在,獨立解決問題”......

我們不難看出,耀眼的狀元並不是我們認為地手不停書,腦不停文的呆讀書,相反,我們會發現他們勞逸結合,有運動有午睡;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反省薄弱處,刻意練習解決困難,主動學習;發展愛好,讓生活不是隻有單調的學習知識。

所以對比完狀元和一般學生以後,我想更多家長能透徹的看出,雙方成績的巨大差距主要在於孩子是否養成一個適合自己學習習慣。

補課的實質應該是培養學習習慣,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

所以還是那句話:補課可以有,取長補短可為良策,但是補課應該適度,根本是讓孩子培養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