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整本書閱讀”的失敗經驗

新課標出來了,以前語文學習要求重視學生的閱讀,現在則把整本書閱讀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了。黃厚江老師說整本書閱讀的前提是老師要先讀,我深以為然。

這一屆我是從高二帶起的,先前的語文老師因為家事離開了。兩個班的學生是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上課的時候總是能給我以驚喜,我真正是體會到教學相長的快樂了。我現在還能夠記得上《裝在套子裡的人》時“別里科夫一向認為他足夠算得上是一個正人君子,你們認為他是正人君子嗎?”這個問題拋出去之後的熱烈的反響。我也記得上《湘夫人》和《春江花月夜》的時候同學們精彩紛呈的解讀,還有我把韋莊的《菩薩蠻》、溫庭筠的《菩薩蠻》和李煜的《虞美人》一起比較詞境高下時同學們不同觀點的碰撞,他們言之有理有據,讓人覺得後生可畏。

開始上課兩個星期左右,我讓同學們買了一個書架,然後又讓他們每個人統一購買了四本書:《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論語》《紅樓夢》。我的初衷是很明確的,通過這四本書提高他們的文言文水平,詩歌鑑賞水平,自身的修養和對最優秀的白話文字的感知能力。

《古文觀止》的閱讀,我現在依然記得我給同學們講《鄭伯克段於鄢》《屈原列傳》《與韓荊州書》《李陵答蘇武書》《後出師表》《為徐敬業討武曌》時同學們那專注的眼神,其實他們手頭的《古文觀止》都是有翻譯的,但我的講解和指導增添了他們的興趣,他們知道了為什麼書的前言說鄭伯是“古今第一陰險之人”,知道了司馬遷對於屈原傾注的情感讓他打破了傳記的一貫寫法,知道了李白即使求別人都是那麼的傲慢,跟韓愈的乞憐完全不同,跟蘇軾的婉曲也完全不同,知道了李陵真的是很痛苦(《蘇武傳》畢竟語焉不詳),知道了諸葛亮未必真的寫《後出師表》那樣不自信的文字,知道了駱賓王血性的一面。但《古文觀止》我對他們的引導也僅限於這幾篇了。雖然我也讓同學們早讀的時候讀《古文觀止》,但如果我自己能夠對《古文觀止》讀得再通透些,對他們的指導再多些,同學們對這本書的興趣應該會更濃些。

《唐詩三百首》的閱讀,我給他們統一購買的是簡注本,根本就沒有翻譯。我自己理解得不是很透徹,同學們也只是在早讀的時候按照我的要求讀了而已,至於理解是不得其門的,我對他們的指導基本上沒有,只是在學習杜甫和孟浩然時,結合著書上的詩歌進行了一番比較而已。

《論語》的閱讀,我只是在學習《先秦諸子選讀》時讓他們把孔子學生的言行歸了一下類而已,其他的時間都只是自由閱讀。

《紅樓夢》的閱讀,我讓同學們在高二寒假的時候一定要讀完前80回,並且讓他們分成幾個小組,完成其中主要人物的經歷表。同學們完成得也比較好,但談不上有更深的理解。以後在晚自習的時候,我給同學們看了點與《紅樓夢》相關的講座和影視劇,通過《林黛玉進賈府》比較了一下新版和老版《紅樓夢》演員和場景的不同,還通過畢飛宇的《小說課》和王崑崙先生的《紅樓夢人物論》對》書中的人物和情節進行了一點表面的分析,同學們聽得倒也津津有味,有同學甚至在我講的時候找到書的相關章節進行對照。

總的來說,因為我自己的閱讀不夠深入,我是沒有對我的學生進行很多指導的,同學們對這四本書的理解也就浮於表面了。如我在前面所說的,我們不能低估了學生的鑑賞力,但整本書的閱讀,如果做老師的我們不能夠起到一個示範的作用,只是讓他們自由閱讀,效果一定是要大打折扣的。我們自己未必能有很新奇的見解,但前人的書中有很多足以引起學生興趣的解讀,我們其實只需要照搬即可,述而不作對學生也是有幫助的。

錢夢龍先生在《教師的價值》一書中說如果中學語文老師能夠把《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讀通,語文教學不會捉襟見肘,這應該是錢老的經驗之談。我們在應對新課標的“整本書閱讀”時的任務時,首先應該完成任務的是我們老師自己,我們自己先要讀通,而不是把這個任務簡單的佈置給學生,絕對不能做甩手掌櫃。

我的學生現在已經高三了,課外的閱讀基本上停滯了,我的閱讀指導算是失敗了,但想想自己走過的路,總還有一些經驗,總還是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知道了自己前進的方向,不至於讓下一屆學生太失望吧。

我的“整本書閱讀”的失敗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