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總讓人唏噓,那原本可以是“我們”的婚禮

時光總讓人唏噓,那原本可以是“我們”的婚禮


最近看了一部韓國電影,《你的婚禮》


因為劇照上的女主樸寶英點擊觀看,看著才知道是韓版《那些年》。


關於初戀的回憶,已是老生常談,人的情感無非是錯過、遺憾、美好、懷念之類的。


時光總讓人唏噓,那原本可以是“我們”的婚禮


《你的婚禮》也不例外:學霸與學渣,一見鍾情,從分離到相逢,從名花有主到終成眷屬,走過幾個美好的春夏秋冬,最終仍是散場收尾。


青春電影嘛,情節都大同小異。但還是想說一說《你的婚禮》導致男女主最終分手的關鍵詞——後悔遇見


這個詞不是在雙方分手對撕的時候說的,也不是指最開始的相遇,而是男主在就業不順的階段和朋友感慨的,恰恰被女主聽到。


時光總讓人唏噓,那原本可以是“我們”的婚禮


放在一般人身上,聽到這句話都要忍不住口吐“芬芳”,大幹一架,然後老死不相往來,更何況情侶之間,殺傷力無敵100倍,無需解釋,直接over!


果然,女主當下說出分手, 男主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說對不起自己說錯了。


但我覺得他只是條件性的應激反應,並沒有真正認識到錯的點在哪裡。


OK,錯在哪?我來替他說。


第一,這種想法從源頭上就不該有,把自己想成被害者,其實質意圖是推卸責任。但是,當他說“痛苦的時候害怕自己後悔遇見了承姬”這句話的時候,顯然,這種想法早已迴盪n遍了。


第二,既然後悔遇見,就該從第一次相遇後悔,別隻想享受到好的一面,不願承受壞的一面,這叫自私。


他難道忘了,從前好打架鬥毆的自己是如何做到不再打架,又是怎麼轉變到埋頭苦學考上女主所在的大學的?


第三,就算認可男主從救了女主那一刻開始後悔,又怎麼就能答應他把責任推卸在女主身上呢?


高處的鋼架突然摔下來,是女主意念能控制的麼?摔下來那一刻,是女主鬼哭狼嚎哀求著來救她的麼?都不是。


這裡有必要提及一下男主認為的罪魁禍首發生的背景:


當時有女朋友的男主,與工作後的女主再次相遇後,仍是念念不忘,後來果斷地分手來找女主,甚至在女主都說了“你是在拿青少年時期的感情粘著我”之後,依舊不依不饒。


爭辯不下去的女主轉身離開,走了沒幾步,鋼架砸下來,男主衝上去護住了女主,結果傷了自己的手。


可當年的男主,應該沒想到這件事對他職業生涯的影響力,心中滿溢喜悅,因為中學以來的追求終於實現了。


時光總讓人唏噓,那原本可以是“我們”的婚禮


如果能換一個角度想,男主也應該感謝那次的遇見,不是麼?


要是那次他沒有救下女主,他在平凡的日子裡回憶過去,會不會同樣後悔當時沒有遇見女主呢,不會不因為始終沒有在一起而抱憾呢?


難說。


最真實的想法總是會在不經意的對話中流露,反映出一個人潛在的渣性。


有了“後悔遇見”想法的男主,應該也忘了當年自己含情脈脈的原話——只要你沒受傷,就行。嘖嘖嘖,事物是發展的,此刻的我已不是過去的我,對比前後的兩個說法,真難讓人不唏噓!


可能也應了那句“男人的嘴,騙人的鬼”吧哈哈哈。而跳脫性別的對立面,也許這就是人性共通的弱點吧。


時光總讓人唏噓,那原本可以是“我們”的婚禮


影片將近結局的時候,許多人還在期待最後的新郎是男主。其實不在一起才是最合乎情理的。


年少時活在家暴陰影下、一直和母親一起逃離父親的女主,是不會傻到讓自己重新陷入惡性循壞的。


而“後悔遇見”這類話,一旦說出口,關係也就真的回不到從前了。不是不可原諒,而是和出軌、家暴同理,要麼沒有,要麼會出現無數次。


這意味著,只要兩人還在一起,這道坎將永遠過不去,以至於關係無法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當一方埋怨,一方只能委屈承受,否則就是互相折磨、無休止的掐架,就像女主的父母。




看完這部電影沒多久,刷到了《泰坦尼克號》的片段——傑克喘著最後幾口氣對露絲告白:得到這張船票遇見你,是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


於是再一次感嘆人與人的差距。但轉念一想,就少了幾分感動。露絲與傑克是在最熱戀時期的生離死別,而影片中的男女則已經走過了這個階段,正在直面殘酷的社會生活,回頭看同時期的男主也曾發自肺腑地說出“只要你沒事就好”這類感人至深的話。


試想一下,如果傑克那時候沒有犧牲,而是和露絲一起倖存下來,只是落了一身毛病,柴米油鹽之後,傑克會不會後悔當初坐上泰坦尼克號,會不會後悔當初與露絲的相遇?


《你的婚禮》應該會佔據一部分概率吧。


也許停留在彼時才是最美好的感情,不然即便是像露絲和傑克如此一塵不染的純粹愛情,也難以免俗。因為一段旅程,一段豔遇,畢竟只是暫時的飛離地面、逃離現實,不論如何都是要回落著地的。


而之所以前後會有這樣的思想差異,或許就是因為當年的紅玫瑰、白玫瑰,久經相處後已經變成了蚊子血、飯渣子了吧。


似乎又回到了老生常談的——珍惜才是硬道理。好吧,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