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万变7205万,人家这才叫捡漏,你那顶多叫买的便宜

捡漏,古玩界的一句行话。说的是用很便宜的价钱就买到了价值很高的东西,而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卖家自己看走眼,买家才能有漏可捡。


圈里还有这么一句话叫:行家捡漏,外行捡雷。想偶尔捡个小漏,不但需要您有判断真假的本事,还要求您对行业内价格有一定的了解。


5000人民币变20万人民币

十几年前,杨先生在香港路花了5000块钱买了一个哥窑瓷瓶。国家级鉴定估价师看过后,认定这是一个江西景德镇民窑出产的哥窑盘口瓷瓶,年代是清代中期,而且品相完整,十分难得。


1200人民币变300万人民币

5年前,武汉一名“菜鸟级”收藏迷花1200元淘到一块重达5500克的昌化鸡血石,后来被专家鉴定为天价宝物。


30万人民币变2000万人民币

这位来自扬州的古玩藏家杭先生的“捡大漏”的故事就很有意思了。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赶赴东北收购郑板桥的“瘦竹”,并同收入多幅字画。


9万人民币变7205万人民币

在北京2005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标价8万元的“清末黄缎子袈裟”流标了,但却被一位工薪阶层的秦先生看中,花费9万元将“袈裟”请回了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