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年北京庶民生活側影:一座城的身安與心安


廟會一角。這位把辮子環盤在頭上的商販,樸實安靜,眼神極具穿透力,讓人見了忍不住想買他的東西。看他身旁的兩個一模一樣的筐,也許是一早就挑進城裡來的。商品也極有趣:一堆小茶碗、茶壺、鼻菸壺、西洋鍾、玻璃糖盤、食盒,等等。精巧實用,越看越好看。顯然,這時候客人漸漸稀少了,小玩意卻沒賣多少。難怪這眼神隔了百年還這麼觸動人心。

照片裡的兩位顧客惹人注意。男子髮辮油亮,緞面的短袍和坎肩更襯托優渥、平靜的氣質。他正入迷地看著古董攤,但是並不急切,含蓄地熱烈著。他右手提著鳥籠,也許是剛入手的新寵物。他身邊的女人,一身西洋裝扮,左手拎著一把太陽傘。陽光打在帽簷下,露出臉部精緻的輪廓。閒適,穿過照片撲面而來,不由使人想起林語堂說的:“要享受悠閒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閒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閒暇無事的下午。”

老北京的小吃,遍佈大街小巷。一種說法是,旗人整天遊手好閒,吃喝玩樂,三百年下來,北京就遍佈小吃了。埋頭品味小吃的人們一道融入京味中去了。而在頹敗古老的一截城牆下,積雪未融,一位年輕男子正守著食貨攤。他抄著手,一副安然淡然的樣子,正與身邊男子說什麼。這擔子上是糖葫蘆、山藥豆還是肉串,或是別的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小吃賣出去,才能給家裡買米買面。底層勞動者的艱辛與吃食者的“品味”,形成和諧的互補。


舊京人的穿著服飾,至清代,形成中國服飾最龐雜繁縟的一個時期。清兵入關後,要求漢族男子剃髮易服,女子仍可保留原來的髮式和服裝,所謂“男從女不從”。因而,漢族女裝變化較小。如圖中這位婦人著斜襟襖、褲、弓鞋,渾身透著皇城根下特有的從容和淡定。從這雙小腳可以看出,她是地道的漢族婦女。當時,滿族女人不纏足,多穿有木底的繡鞋,俗稱“花盆底鞋”。

老北京的交通工具也講究。清乾隆以前,多是轎、馬、驢、馬車、驢車等,乾隆年間騾車盛行。清末,人們除了乘坐傳統的馬車、騾車、驢車等,還出現了可坐三四個人的四輪大馬車。圖中所示即是一輛載人的馬車。載人的馬車或騾車裝飾通常比驢車講究,圖中所示馬車,頂部用竹篾編成圓篷狀,糊上布,並用桐油浸透,以防雨防雪。早期車輪都是木製的,外加鐵箍。民國後,硬輪車不準在馬路上走,這種車才漸漸稀少了。

圖中是城外一架拉貨的三套畜力車。那時,城門早開晚閉,城牆給人安全感,同時,也給生活帶來不便。米麵、水果、石灰、木材等生活必需品得從城外運進來。運貨的驢車、駝隊等在朝陽未升時就要向城門進發,而進城送完貨之後,還要趁城門未關時離開。畜力的辛苦在它們弓腿拉車時令人惻然,而趕車人曬得黝黑髮亮,正側臉看著遠處……車轍壓得土路高高低低的,每行進一步似乎都很艱難。


清末光緒年間,從日本傳來一種硬橡膠皮車輪的人力車,俗稱“東洋車”。1900年後,始有充氣輪胎的洋車。圖7拉洋車的車伕們正在王府井大街路東金魚衚衕等客人。靠近鏡頭的車伕往門裡看著……雖只是個側影,但是眼神裡透出的期待,半斜著的身子,至今看來仍如此生動。這種洋車很快風行京城,到20世紀30年代達到最高峰,約有幾萬輛,成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在這幅街景圖中,洋車已然是人們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了。

孩子,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家庭的未來。照片的說明文寫著“北京的一所醫院”。照片中,每個懷抱孩子的青年女子都微笑著——在積貧積弱的20世紀初,如此安穩踏實的笑容,既來自對孩子的愛,亦來自生命深處……恰好,陽光正溫,打在每個人的臉上,平添了溫柔和靜謐。

一位老婆婆為孫子換尿布的情景。老婆婆手腳麻利,掀開孩子的棉襖,使勁往裡塞著尿布。從帽子到棉襖,到棉褲,再到千層底兒的小布鞋,應該都是婆婆一針一線在煤油燈下趕製出來的吧!

不經意間進入鏡頭的幾個勞作間隙的苦力

一位面帶笑容從鏡頭前走過的庶民

一群或騎馬或徒步或肩負絡繹進出城門的民眾。這些一百多年前的面容與身影,一個個為衣食奔波的舊京人,在厚重連綿的城牆根下,只要有份生計在,努力著的勁兒就在,他們的希望也就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