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一國人均GDP不足我國25%,卻盛產CEO,掌控世界500強命脈

亞洲一國人均GDP不足我國四分之一,卻盛產CEO,掌控世界500強命脈!

近些來年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正在慢慢吸引全球人民的目光。我們發現在美國著名的信息產業園區硅谷正在慢慢地變成"印度谷"。現在世界知名的谷歌CEO,微軟公司的CEO都是印度裔的高級工程師,可以說印度裔的高級工程師掌控了世界500強的命脈。近十年來,有統計顯示分佈在各個國家的世界500強企業之中,擁有外籍CEO的企業有75家,這其中就有10家的CEO是印度裔。

亞洲一國人均GDP不足我國25%,卻盛產CEO,掌控世界500強命脈

在我們印象當中的印度應該是擁擠的,甚至是貧窮的,印度教的有些教條甚至可以被稱之為陋習,處處可見對女性的不尊重甚至是歧視,連女性使用衛生巾都鬥爭了很多年,與先進和開明幾乎無法掛上鉤。那在這樣的環境中,為什麼在世界高管人才當中,印度裔的人會佔比這麼多並且發揮著幾乎不可能取代的職能作用呢?這個問題現在甚至已經成為了諸多學術人員研究的課題。

亞洲一國人均GDP不足我國25%,卻盛產CEO,掌控世界500強命脈

有人會說,因為印度的人口基數很大,就算是萬里挑一,那總能挑出那麼幾個來吧。雖然這樣的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叫人聽起來就總是酸酸的。其實小編看來,之所以現在印度裔的CEO這麼多,這和他們接受的良好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亞洲一國人均GDP不足我國25%,卻盛產CEO,掌控世界500強命脈

由於印度有嚴格的種姓制度,高種姓的人為以接受英文教育為榮,在印度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可以說英語交流都不是問題,這一點上可能我們國家也無法和印度相比。尤其是在電子產業IT業,印度的產業能力更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這可不單單是人口眾多帶來的福利。去過硅谷等類似的IT產業聚集園區的人應該不難發現,印度人在IT領域不單單是在本國,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分量。

亞洲一國人均GDP不足我國25%,卻盛產CEO,掌控世界500強命脈

根據2018年的數據,印度的人均GDP僅僅只有2016美元,同年中國的gdp是它的4倍還要多。可見印度總體的經濟生活狀況還是比較低的,存在著世人皆知的貧富分化甚至種姓制度的遺留。但是這不能否定印度本國的教育。曾經有一部非常有名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就講述了印度大學裡的故事。從這個故事裡我們不難發現,印度在自然科學上的教育是非常有一套的。

亞洲一國人均GDP不足我國25%,卻盛產CEO,掌控世界500強命脈

在印度有一所學校叫做印度理工學院。關於這個學院有一個小故事。在新學期開學的第一節課,麻省理工學院的老師問班上的一名印度學生:"你們印度理工學院也非常棒,為什麼你要來麻省理工?"印度學生起身慚愧地回答:"因為我沒考上印度理工學院。"每年2%的錄取率讓這所學院成為全世界最難進入的學院之一。

亞洲一國人均GDP不足我國25%,卻盛產CEO,掌控世界500強命脈

每年印度理工學院都在向世界輸送包括IT精英在內的各類人才,這些優秀的學生走上國際社會,開始把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展現在所從事的行業。伴隨著他們的成長,管理才能的提升,就會慢慢脫穎而出。

亞洲一國人均GDP不足我國25%,卻盛產CEO,掌控世界500強命脈

不得不說在it行業,印度擁有全球性的地位,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聯繫,印度的it行業呈現越來越好的狀態,越來越多的高級工程師進入國際互聯網大公司中,所以在國際500強中看到印度人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很多大公司甚至會特意尋找印度裔工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