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城市治理迎來大考 曠視科技城市大腦讓智慧城市知行合一

《人民日報》近日發佈時評稱,“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推進城市治理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手段創新,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這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事實上,從疫情發現到後期防禦,每個城市都在親身經歷著疫情對於自身系統的全面考量。尤其是在近兩年逐漸落地的新型智慧城市,從地方政府到佈局於此的科技企業,都在努力發揮城市物聯網系統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比如由阿里雲幫助搭建的浙江智慧城市大腦,由華為雲支持搭建的深圳和上海等智慧城市大腦,都在此次抗擊疫情匯中,通過及時調動人口、交通、各個智慧小區、醫院、企業相關的大數據信息,實現有效隔離與資源調配,並通過其他人工智能產品接入構建起防疫控制中心。如支付寶推出健康碼,就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工智能企業曠視科技也緊急開發了“曠視明驥AI智能測溫系統綜合解決方案”,並在北京海淀區政務大廳、部分地鐵站等投入使用,為復工和抗擊疫情助力。

據悉,曠視明驥AI智能測溫系統綜合解決方案支持大於3米的非接觸遠距離測溫,能輔助火車站、汽車站、地鐵站、機場等高密度人員流動場景下的工作人員快速篩查疑似高溫人員。同時,還能讓原本人工管理、難以量化的通行場景變得數字化、可視化,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自2月初上線至今,已保障近10萬人次順利出行,以智慧化的手段助力海淀區的防控防疫。

疫情讓城市治理迎來大考 曠視科技城市大腦讓智慧城市知行合一

圖:曠視明驥AI智能測溫系統綜合解決方案在北京市海淀政務大廳投入使用

事實上,曠視科技早已開始通過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助力構建新型智慧城市,推動城市運行與管理系統化、整體化。以海淀區東昇鎮為例,2019年,海淀區東昇鎮則與海淀城市大腦科技產業聯盟成員單位之一的曠視科技合作,共同組建“東昇鎮城市大腦專班”。

在具體實施上,充分發揮曠視科技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應用等方面的綜合能力,結合東昇鎮電子政務和視頻基礎建設水平的優勢,圍繞“城市治理、智慧交通、智慧社區、科技公園”等應用方向,建設智慧東昇。可以說,曠視科技助力東昇鎮等地打造的城市大腦能夠對城市全局進行即時分析、指揮、調動、管理,以精準分析、整體研判、協同智慧的智慧城市系統輕鬆應對管理的難題。尤其面對疫情防控,更能做到“知行合一”。

不只是海淀區,在安徽蕪湖智慧城市建設中,曠視科技就基於自身核心的AI技術優勢和領先的AI解決方案落地能力,為蕪湖量身打造了覆蓋全面、規劃超前的城市大腦建設方案,通過蕪湖AI超算中心、人工智能技術基礎應用中心和政務應用大數據支撐中心三者的協同運行,幫助蕪湖推進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礎工程建設,補齊大數據中心能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這在疫情期間,也間接提高了城市防控能力。數據顯示,截至3月2日24時,蕪湖累計確診34例,無死亡病例,並實現了零新增。

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數字政務已覆蓋我國422個城市,涵蓋1000多項服務,累計服務民眾達9億人次。在疫情中,數字政務也通過線上填報信息、電子證明通行等多種方式助力防疫,但僅僅將政務等進行單一支線數字化的傳統智慧城市模式也暴露出各個支線缺少一定的配合等問題,這意味著智慧城市模式需要進行系統化的轉變。

這也揭示了智慧城市建設的未來發展方向:打通底層數據,推動各部門專用網絡和信息系統整合融合,加強城市運行系統的互聯互通。在此背景下,曠視科技也將基於其在賦能智慧城市發展方面的實踐,繼續完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並加速落地,以系統化的平臺和下游多產品的聯動,助力我國智慧城市實現知行合一,推動我國城市建設水平向更高、更標準、更智慧化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