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成功的必由之路


自律,成功的必由之路


01

這是不少人的常態:把自律掛在嘴邊,間歇性地躊躇滿志,持續性地偷懶拖延。

你羨慕別人彈得一手好吉他,也跟風去買,可如今吉他已蒙塵許久,弦也鬆了;你一直想把字練好,可油墨還滿瓶,你卻不了了之;你信誓旦旦要練出馬甲線,但是健身卡已過期,你也記不清多久沒去了。

在鬥志昂揚和放縱沉溺中不斷地反覆,直至歲月不可追才嗟嘆一聲:若是當初……可人生就是一趟單向行程,沒有如果。

很多人都會把不自律歸結為自制力不夠。拿早起來說,眾網友頗有共鳴。睡前,胸中的豪情積蓄到了頂點:明天我要早起去晨跑,然後複習筆記,喝一杯健康的鮮榨果汁……實際隔天早上的自己,態度很堅決:不了。

人非聖賢,總是偏好於當下的舒適,這也實屬常情。可不能自律真的只是因為自制力不夠嗎?

我曾這樣問一位十分自律的朋友。他沒有急著回答,反而問我:如果讓你每天早上六點起來學習一小時,堅持一個月後,給你一萬塊,你願不願意?

“當然願意。”我立馬回道。

朋友點了點頭說:“這就對了。自制力是一方面,不能堅持下去還有一個更深的原因:對自律還心存疑慮。要是不確定自律能不能讓你獲得想要的,自然無法心無旁騖地堅持下去。”

我深以為然。有時我們不是缺乏自制力,而是缺少一種信念。畢竟只有未來可期,才有跋涉下去的動力。

02

那自律能通向成功嗎?

曾聽過一個小故事。

一位老師傅有兩個徒弟,大徒弟天資聰慧,小徒弟有些愚笨。師傅傳授的這門手藝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就能成。大徒弟和小徒弟不管風吹雨打,晨雞一鳴就開始練習。

大徒弟還沒到半年,就已經小成。而小徒弟用了一年時間才摸到門檻,這使他不由得灰心喪氣。

師傅見狀,指著一棵杏樹對小徒弟說:每個人的人生路上都有這樣一棵杏樹,有的人走十里就能看到,有的人卻要跋山涉水才能到達。但無論早晚,堅持走下去,該來的總會來。

人生如花,有的花一年開一季,有的十年結一朵,我們不確定自己的花期是多久,但只要耐住性子,默默澆灌,就總有綻放璀璨的可能。

守得住繁華,沉澱下內心,聚沙成塔,滴水成海,再小的努力乘以365天都會變得偉大。也許路漫漫其修遠兮,但進一寸總有一寸的歡喜。

03

前面提到的那位十分自律的朋友,就是自律的受益者。大學四年沒有一次看過他賴床。有一天,全宿舍出去狂歡到凌晨一點才結束,第二天早上六點我迷迷糊糊起來上廁所,看到他已經在臺燈下讀書了。

他起點並不高,普通高中,大一的時候表現平平,但四年之後,厚積薄發——若是讀研,可以保送;若是工作,有好幾家名企發offer。

也許我們會問為什麼要自律?大抵是因為自律這個詞是與成功最接近的吧,它敞開了一條每個人都可以走的路徑。

“放棄”的筆畫為十五,“堅持”的筆畫為十六,堅持和放棄之間只是多那片刻,但通往的卻是不同的人生。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渴望的世界,而自律就是那把開啟的鑰匙。

這讓我想起網上的一個問題:高度自律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想,大抵就是不再被生活拖曳著前進,而是生活在你的方寸之間,未來變得可控,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想要的生活觸手可及。

自律可以改變人生,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