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正宁“湫头滩”的神奇传说

在子午岭西麓的正宁县城东南面三十里处,有一个镇叫湫头,湫头街东南面沟里有个“滩”,从古到今,人叫“湫头滩”。滩约百亩,其势若龙,虽说面积不大,但因有“湫”而闻名遐迩。

历史上称此湫为“要册湫”、“龙湫”、“灵湫”,称湫水为“神水”。曾被列为“真宁八景”之一。曾有游人赋诗赞曰:“千年碧洞号灵湫,夜月空明景倍幽。半亩如开昆玉鉴,重潭倒映水晶球。光幽冤魄波心静,凉入蛟宫雨意浮。地处天香曾散彩,昔人何必广寒游。”

甘肃正宁“湫头滩”的神奇传说

邑人、明左佥都御史景清曾赋诗《题正宁境》,盛赞“龙湫”曰:“桥山惟有龙湫在,历代穹碑焕典章。”据《正宁县志》折遇兰本载,灵湫在古县治罗川东60里,为祷雨之所。旁设龙祠,规模壮阔,唐开元中建,僖宗封应圣侯,昭宗封普济王,宋太平兴国封显圣王。

相传“龙湫”是“显圣爷”从北草地(相传是宁夏以北的一大片地方)用牛车运来的。“显圣爷”原是由湫头一个大财东的长工“坐化”的,宋初被赵匡义封为“显圣”。有关“湫”和“湫头滩”庙宇的传说很多,流传久远,生动有趣,神奇美丽。

听老年人说,“显圣爷”当年给湫头一个财东拉长工时就有“神”气。起初,财主把这个人当一般人对待,有时还经常训斥几句。但偶尔发现,这个长工向外推粪车到门口供奉的土地神像前时,土地爷似乎神情惶恐不安,“腾”的一声爬在地上,战战栗栗起来。他觉得很奇怪,后经多次观察,发现次次灵验,方知此人非等闲之辈,连“土地爷”也怕他三分。此后,财东把这位长工高看一眼,关心备至。

甘肃正宁“湫头滩”的神奇传说

就在“显圣爷”“坐化”的那天晚上,大财东几次梦见“显圣爷”向他借牛,说去北草地运“湫”,他觉得睡梦蹊跷,梦出有因,慌忙起床去牛圈观看,只见满圈牛热汗淋漓,疲惫不堪,喘声如雷,仿佛刚负重归来。第二天,人们惊奇地发现,“湫头滩”涌出一眼大“湫”,“湫”水碧蓝,深约数丈,汪洋一片,清澈见底。“湫”边有三棵大松树高入云天。“滩”的东侧有两道深渠,形似车辙。这两道“辙”虽经几百年雨水冲刷,至今还不失旧貌,清晰可见。

传说“湫头滩”的庙宇大殿是神工修建,规模壮阔、高大宏伟、鳞次栉比,十分壮观。建筑群中央有一大殿,大小变化无常,神奇惊人,人们多次都无法量出其准确的长度。殿旁有一碑叫“照人碑”,人从碑前过,可以照出人前世是由何物转生。某年某月某日有一县官路过,碑上分明照出其人是“老驴”转生,老驴骨瘦如柴,满身疮痍,上有老鸦啄食,血迹斑斑。县官一怒之下,将碑推掉,但碑仍显其人其影,无奈架火将碑焚烧三天三夜,直至烧成石沫方止。

历史上“湫头滩”名声很大,曾经香火缭绕,晨钟暮鼓,求神祈福祈子祈雨者络绎不绝。祈雨者远者来自四川、陕西、山西、河南,近者来自省内各地州县。因湫头滩松树长得奇特,外地人祈雨时,以石击落树叶,持树叶返回,以此证明自己确来此处祈过雨。否则人们会认为祈雨人心不诚,是半途而归的。别的地方来的人都可祈雨,但惟独不允许距湫头30里的永和于庄村的人祈雨。

据说有一年夏天,赵三爷(赵邦清)去“湫头滩”拜神,他在“湫”边转悠,无意中说:“如果湫今晚能封冻,我就能步出湫的面积。”说也奇怪,当晚湫冻得严严实实,赵邦清步了一下这个湫,是6亩6分大。谁知因此触犯了神灵,湫水突减,干涸见底。从此湫头人再不允许于庄人来这里祈雨。

甘肃正宁“湫头滩”的神奇传说

每年四月八办庙会,唱神戏,据传有一年没唱“神戏”,死了几个人,这一年天旱无雨,土地干裂,五谷绝收,草木尽死。那时祈雨有三法:

一叫“洗碾子”。由一位老年寡妇带一群未婚女子,备一盆清水,拿一撮笤帚芒子(已脱粒的糜子穗),用糜子穗溅清水洗碾子,边洗边口中念念有词:“碾子碾子哥哥,天干了,火着了,毛头女子无人养活了……”

二叫“告天”。将清油滴入水中,观察其颜色变化,如颜色昏淡,就说明大雨在即,如呈彩虹色状,则说明天继续大旱。

甘肃正宁“湫头滩”的神奇传说

三为“取雨”,“取雨”活动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主持,参加“取雨”的人数目不限,婚否不限,年龄不限,但必须是男性。因天热,取雨者头戴柳梢编成的“柳圈帽”。取雨队伍由锣鼓开道,最前面由一人扮成“马角”,腮膀上扎有铁锥,抡起长约六七尺的大麻鞭左右甩打,后由2至3人护卫,喝令行人躲避。沿路也有不少人自行尾随加入。到了“滩”里,先到“显圣庙”跌卦。卦为木质棱型,数面都有字,写有“上天无雨”、“人心不齐”、“施雨三分”、“风调雨顺”等内容。

跌卦的方法:众人跪于神像前,主持人十分虔诚,双手合一,把卦夹在中间,高高举过额头,然后松手,让“卦”自然跌落。如果跌出前三卦内容,取雨者情绪则一落千丈,一齐叩头,一齐回奉(祈祷)。接着继续跌卦,直到跌出“风调雨顺”四字才肯罢休,然后满怀喜悦,立即到“湫”畔用细腰瓷瓶取“湫”水胜利返回。恰在途中遇雨,人们无不惊喜万分,认为是“显圣爷”显灵降雨,拯救万民。此习俗一直沿袭至“文革”开始方止。

甘肃正宁“湫头滩”的神奇传说

1967年春夏之交破“四旧”时,正宁四中红卫兵将“显圣庙”神像捣毁,神像是泥塑的,共有3尊,居中是“显圣爷”,两侧不知为何方“神圣”。带头捣毁神像的是正宁四中的语文教师李某,系兰州人。因当地人受家庭传统教育之影响,大人小孩相信迷信,不敢动手触犯神灵,怕招来祸害,所以多在旁观看。“文革”期间人们不敢公开组织祈雨,有时也有人偷着祈雨。现在时隔多年,尽管庙宇毁坏殆尽,神像荡然无存,“湫”已干涸,种上苇草,但每遇旱年,还是有人去“湫头滩”祈雨。

甘肃正宁“湫头滩”的神奇传说

至今每逢农历的四月初八,湫头人还有唱神戏的习俗。近年来,若逢此日,偶然还能见到四川人顶着水楼子(用木板制做的塔形架子,形似亭台)去“龙湫”祈雨。这里常年都可以见到人们祈雨敬神后焚烧的香火遗迹。

由此可知,“湫头滩”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多么的神圣难忘。

目的及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目的只为信息共享,无其他目的;

备注: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