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是幸福》,下一站會不會幸福呢?

前幾天和大家聊了聊《下一站是幸福》引出的關於女性生存處境的一些熱點問題,今天我們就聊聊,下一站會不會幸福呢?

在古代社會,女性的首要價值是生育,但女性身體的生育功能到了一定年齡後就會逐漸弱化直至消失,所以大齡未婚女性會被歧視,會被認為有損“女德”,她們的地位是低人一等的,是不可能嫁給年輕的優秀男性的。

傳統的“男大女小”的婚配模式,與“男強女弱”的社會價值觀相匹配。在一個家庭裡,男性是家庭經濟支柱,女性處於輔助地位。

姐弟戀的存在——尤其是年齡懸殊、弟弟優秀的姐弟戀的存在,本質上是對“女性=生育”觀念的否定,也因此它遭遇了極大的社會阻力。

《下一站是幸福》中心就是在姐弟戀這個問題上,雖說是淺嘗輒止地揭示、沒有形成藝術性地反思,但它讓公眾注意到某些社會問題的存在,也啟迪一部分觀眾改變觀念,就是價值所在。關於姐弟戀的迷思就有可能慢慢破解。

《下一站是幸福》,下一站會不會幸福呢?


“男小女大”婚姻不一定就是家庭裡女性各方面都比男性強,但起碼絕大部分的這種婚姻中,女性的社會經濟地位要高一些,或者兩者是相當的。這是女性地位提高所帶來的婚姻年齡匹配的變化。為什麼大齡男女青年越來越多,是找到滿意的配偶越來越難嗎?

其中研究中指出:教育領域發生的一個變化與這些現象有關。當下,教育領域發生了一個很重要的變化,那就是性別比例逆轉。

以前是男性受教育水平高於女性,但從“80後”“90後”開始,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漸比男性高,尤其是高等教育這一層次,女大學生越來越多,女生比例超過男生。

教育地位跟社會經濟地位相關聯。以前,絕大多數女性都想找一個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但現在,女性找到一個社會地位和收入都比自己高的人,越來越困難。

當下“女大男小”的婚姻明顯增多,也正是中國女性社會地位提高的表現,這種婚姻模式的變化,折射了在時代急速變遷之下婚姻觀念和社會關係發生的深層變革。

剛才說的是研究領域的分析,是群體的情況,但是具體到個體,城市女性的個體情況呢?

豆瓣上有觀眾的意見頗具代表性,“對不起,本31歲大齡未婚單身女青年感覺被嘲諷了。第一,我沒有女主的顏值。第二,我沒有女主的身材。第三,我沒有女主的能力。第四,我沒有女主的家庭環境。第五,我沒有實現經濟自由……哪怕真的有天才小鮮肉和事業有為霸道總裁出現在我的生活中也不會喜歡上我這樣的女!吊!絲!眼神都不會給我一個的,這才是現實。”

迴歸到主題:下一站會不會幸福呢?

《下一站是幸福》,下一站會不會幸福呢?


女生無論是選擇比自己小的男人還是,看的都不是年齡,而是這個人的成熟度。一個男人是否成熟,取決於經歷人品而非年齡。姐弟戀婚姻靠不靠譜?主要看兩個人心態是否成熟。

劇中元宋被大家戲稱為心機男,其實一點都不過分,從開始就一直套路女主,到中期意識到自己沒有給對方安全感就調整戰略路徑,後期再一起後會共同面對未來的風雨。

《下一站是幸福》,下一站會不會幸福呢?


但現實中呢?我們有沒有時間去等一個男孩去長大、去成熟、去體貼、去包容呢?可能前期火焰還在,你仔細回憶那些陪我們走過青春的人,最後是否都變成了路人。姐弟戀婚姻中的男生往往要心態比較成熟的,這種成熟與年齡無關。

一個心態成熟的男人在婚姻中會考慮女方的感受,遇事勇於擔當不責備,處理問題會讓情緒先平靜下來,再去慢慢解釋;而一個心態不成熟的男人,即使他再年長也會絲毫不顧及對方的感受,有的甚至大打出手。

所以生活中姐弟戀的婚姻幸不幸福,主要還是看人靠不靠譜,而不是以年齡來劃分界限。


前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