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才能不再“糾結”

“回訪教育幫助受處分黨員幹部嚴明瞭紀律規矩,解開了心結情緒,激發了幹事熱情,綜合成效明顯。”記者近日從駐交通運輸部紀檢監察組獲悉,截至目前,該紀檢監察組已對黨的十九大以來駐在部門及所屬單位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495名黨員幹部開展了回訪教育。

作風建設,一頭連著黨的肌體健康、執政基礎,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民生冷暖。經過近幾年的蒼蠅老虎一起打,鉅貪小貪一起抓,作風建設已經形成不斷向好的大格局,無數作風頑疾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成績可圈可點。如何將取得的成績進行加固,如何將還沒有完全攻克的難題進行攻堅,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日益增強,這是對各級執政主體和監督主體的重大考驗,也是群眾的無限期盼。

事實上,作風建設要想得到根本性的好轉,關鍵不在於打了多少老虎、拍了多少蒼蠅,而在於讓多少幹部從內心深入產生對紀法的敬畏,“不想腐”的理念在多少人的腦海中形成。客觀地說,一些幹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會有一些心結和糾結,這是阻擋幹部順利成長成才的“攔路虎”,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合適的打開路徑,作風問題就很難得到根治。

那些受到處分的幹部,絕大多數人會以為只要受到過處分,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工作仕途就會前功盡棄,不管今後如何努力、如何糾正,都不會有“東山再起”之時。於是,有的自暴自棄,有的自甘沉淪,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對於抓好作風建設而言,處分不是目的,讓幹部悔過自新才是初衷,讓受處分的幹部打開心結不再糾結,更是一門重要的“必修課”。

而要想真正打開幹部的心結讓他們不再糾結,需要多措並舉。一是對於那些沒有犯錯誤的幹部來說,預防最重要,要通過教育培訓、正面引導,將紀法的精神和精髓植入幹部的心田,讓所有幹部面對誘惑不“側目”,看到別人貪佔暫時“成功”不眼饞、不糾結,自覺養成良好的自律習慣。二是對於那些已經受到處分的幹部自身來說,千萬不能自暴自棄,要知恥而後勇,以更加奮進的姿態,以更加昂揚的狀態投入到日常工作當中來。三是相關部門要加大回訪關心關愛力度,不能“一問了之”“一罰了事”,要幫助幹部改正錯誤,通過不斷地回訪,不斷地談心交心等,讓他們真正從處分的“陰影”中走出來,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四是作為組織部門,對於那些成績突出、勇於改正錯誤的幹部,更要敢於提拔任用,不能因犯過錯誤就一棒子“打死”、一腳踢進“冷宮”,要用實際行動最大可能地體現組織對幹部的關心和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