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药检门联想:兴奋剂制造了多少奥运冠军


孙杨药检门联想:兴奋剂制造了多少奥运冠军

孙杨

首先我们要强调的是,在体育的世界里,公平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某些操控或者手段导致结果的不公平的话,将丧失这门艺术的最根本的意义。让我非常怀疑,当下的体育世界有没有达到没有歧视,全民团结,公平竞争的局面。

孙杨药检门联想:兴奋剂制造了多少奥运冠军

我不在那里游

此次孙杨药检门事件作为疫情期间全网讨论的热门话题,让笔者不禁想到历史上奥运中出名的兴奋剂事件。当然,此次事件央视也点名批评事件至此完全是因为孙杨的无知以及无视(规则)所造成的结果。

孙杨药检门联想:兴奋剂制造了多少奥运冠军

双标公平

在历史的大环境里,奥运中不止一次的查出服用兴奋剂,并因此获取金牌的事件,虽然他们暂时因此获得了荣誉,但是也因事件的暴露,导致身败名裂。虽然科技在进步,检测在进步,但是如今仍然会有漏网之鱼活跃在体坛。

接下来借药检门事件,盘点一下历史上十大兴奋剂丑闻事件上篇。(声明:仅回忆历史,与孙杨无关)

第一位:1988年汉城奥运会(本·约翰逊)

孙杨药检门联想:兴奋剂制造了多少奥运冠军

图右①:本·约翰逊

当时的‘世界第一飞人’,著名加拿大籍短跑运动员因服用‘康力龙’药物的本·约翰逊被取消100米短跑金牌,当时本·约翰逊跑出了9秒79的成绩,此成绩突破科学预言的人类不可能打破的极限9秒80的成绩。当时打败的对手正是与本·约翰逊角逐‘世界第一飞人’的美国短跑名将卡尔·刘易斯。然而短短几个小时后就有爆炸新闻指出本·约翰逊的兴奋剂检测呈现阳性。奥委会紧急会议后全票通过取消本·约翰逊的金牌成绩,并且禁赛两年的处罚。然而尝到了甜头的本·约翰逊在1991年期满参赛时又被检测服用兴奋剂,引起体坛轰动,因而被终身禁赛。

第二位:退役后的美国短跑及跳远名将(卡尔·刘易斯)

孙杨药检门联想:兴奋剂制造了多少奥运冠军

卡尔·刘易斯

直至退役卡尔·刘易斯的职业生涯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上共获得17枚金牌、2枚银牌和1枚铜牌,共13次打破100米、200米及跳远的世界纪录。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卡尔·刘易斯在本·约翰逊被取消资格后,获得其第二枚100米奥运金牌(本来是银牌)。 同时刘易斯还获得了生涯第二枚跳远金牌和一块200米银牌。

卡尔·刘易斯1988年奥运会前的三次检测均呈阳性,体内违禁药物包括麻黄碱等三种。然而刘易斯却坚称自己并不知情,却被美国奥委会网开一面。直到2003年刘易斯才承认自己服用禁药的事实,证明了当时美国的双标特点,以及对本土球员的纵容和包庇。

第三位:田径‘花蝴蝶’(乔伊娜)

孙杨药检门联想:兴奋剂制造了多少奥运冠军

弗洛伦斯·格里菲斯-乔伊娜

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女子短跑运动员,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只用了10秒49就跑完了100米。这个成绩至今无人企及。由于她健美的体格,披肩的长发,漂亮的容貌,比赛时身着单袖筒的高领长袖紧身衣,以及涂成彩虹颜色的长指甲,使得女子田径运动增添了史无前例的魅力,又获得“世界上跑得最美的女人”的美誉。

1998年9月21日,乔伊娜在家中猝死,年仅38岁。 这位旷世奇女的过世让国际田坛震惊。美国奥委会总部大楼前的美国国旗和奥委会会旗降半旗致哀。克林顿总统闻讯说:“她的速度使我们眩晕,她的天才使我们惭愧,虽然她站在世界体育之巅,但她却投入无数精力和资财帮助孩子们。”短跑巨星卡尔·刘易斯说:“人们还在努力向她创造了10年的纪录靠近,这是人间传奇。她的逝世对田径运动是个不幸,非常大的不幸。”

至今都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花蝴蝶服用兴奋剂的事实,但是德国反兴奋剂专家韦·弗兰克坚决强调,乔伊娜之前犯心脏病就是因为服用类胆固醇带来的后果,他敢肯定乔伊娜的死因就是因为兴奋剂。

第四位:世界田坛女飞人(马里昂·琼斯)

孙杨药检门联想:兴奋剂制造了多少奥运冠军

马里昂·琼斯

马里昂·琼斯是格里菲斯·乔伊娜之后的又一位称雄世界田坛的女飞人,也是女子短跑项和跳远上最耀眼的明星,三次获得国际田联最佳运动员和杰西·欧文斯奖(97年、98年和02年)。2003年与著名美国短跑名将蒙哥马利喜得贵子,儿子被媒体戏称“速度男孩”。

2007年10月5日,马里昂·琼斯当众承认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服用禁药,并且交出了自己在七年前获取的荣誉(3金2铜共5枚奖牌),次日宣布退役。马里昂·琼斯2008年3月因在禁药调查中撒谎而入狱6个月,同年9月6日出狱。

国际田联主席对于马里昂·琼斯的行为深表失望,称之为体坛史上最大的欺骗行为之一。

第五位:“加速度”,美国著名的短跑运动员(贾斯廷·加特林)

孙杨药检门联想:兴奋剂制造了多少奥运冠军

贾斯廷·加特林

加特林从2001年至2006年多次有使用兴奋剂的迹象。

2006年4月,加特林的一次赛后药检结果呈阳性。由于这已是他第二次被查出使用禁药,按规定应当受到终身禁赛处罚,但加特林表示,他愿意与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合作,以根除在体育比赛中滥用兴奋剂的现象。同时考虑到加特林首次使用兴奋剂是为了治疗精力分散的病症,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决定禁止加特林参赛8年,但保留他向仲裁委员会上诉的权利。2006年5月,加特林曾跑出9秒77、平百米世界纪录(当年)的成绩,不过由于被查出使用了兴奋剂,他的这个成绩也被宣布无效。

加特林因“认罪”态度较好且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对巴尔科实验室的调查,一个由3人组成的仲裁委员会决定对他从宽处理,把此前对他实行的8年禁赛期缩短为4年。这样,加特林已没有资格在北京奥运会上卫冕百米冠军,但他仍有机会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不过,25岁的加特林仍有权利向国际田联或体育仲裁法庭提起上诉,要求“减刑”。

整个体育史上,美国所表现的对于兴奋剂的包容和纵容,完全体现了这个国家所保持的对多种事件的双标态度。但是面对体育竞技的公平竞争,这种双重标准完全有损竞技体育的公平性。

谢谢你的阅读。(完)

孙杨药检门联想:兴奋剂制造了多少奥运冠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