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名校才子們後來的故事

歡迎前往關注。

我聊過一期投資,

為啥股市裡會有這麼多散戶

我在留言裡提到了高頻交易的時代已經變了。

也聊過一期往事,

和電力局裡待了十幾年的大學室友聊完天再去看“老師好”

這裡面有一個話題,我一直都沒展開,這個話題就是名校的價值是如何遞減的。

相對於我的室友,我的人生經歷是不一樣的。

我們是大二開始成為室友,我們不是一個學院,距今已經19年了。

我記得二十年前,我和同班同學還住一起的時候,有個來自北方的室友說,高三畢業的時候,他們班上一排拿著名校的錄取通知書的幾個人,意氣風發的走在校園裡。

這一幕挺電影。

這位室友還告訴我,他曾經在他們學校的外號是“麒麟兒”。

我記得上一次聽到這個名詞,還是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說:“吾放夏侯懋,如放一鴨爾。今得伯約,得一鳳也!”

就是說在他眼裡,夏侯懋就是隻鴨子,姜維是隻鳳凰。

而姜維這孩子,打小就被鄉親們稱作麒麟兒。

這說明他是很為自己的成績驕傲的,他身邊的人也如此。

我後來寢室裡那個外系去電力局的室友,上次聊過,也是他們市的第一名,這句話,我起碼聽了不下二十遍,所以將近二十年過去了,仍然記憶猶新。

當事隔多年,他跟我講電力局裡無聊的日子的時候,再一次提到單位裡有大量清北浙交復畢業的,甚至不乏碩士,博士。乾的呢,是類似拉電閘,看機房之類無聊的事情,一晃很多年,覺得,非常浪費人才。

這句話,我的體會已經和他不一樣了。

因為我們的人生經歷不太一樣,起碼從校園分手後。

我講過我做實習生的經歷,那個來自上海貝爾的leader顯然有些不耐煩,因為不想去操練這幫研二的學生。

畢竟,啥都不會,還要教,他煩躁,如今我能理解,雖然當時不理解。

在他的眼裡,這十二個就是垃圾。

他平日裡也這麼稱呼大家,實習生分三等。

第一等,叫做不合格,只有一個人,一個來自南大計算機系前五名的學生,曾經被英特爾弄去做了實習生,接了仨月電話,受不了,跳過來的。據說,在讀書期間,已經有五十萬行的編程經驗。但是,做出來的東西,其實也不能用。

第二等,叫做廢物,廢物的意思就是非得指一下方向,才能去學,指一下,動一下,並沒有自學或者研究能力。

第三等,叫做垃圾,我剛進去的時候,就處於這一等。垃圾的意思就是指一下方向,也弄不清楚 ,非得手把手教。但實際上,leader忙著呢,哪有功夫理你。

其實還有第四等,第四等,是懶的搭理,只有一個人。其實這哥們後來混的挺好,因為他爸是電信某分公司的老總。

實際上,你非要從學歷上看,這十二個人,本科時代都出自名校,也就是所謂的第一血統。

把時光往高中追溯,沒有人比那個所謂的麒麟兒或者那個市第一差。

但是,有什麼意義呢?

就好比在玩超級瑪麗,只要你來到第二關,你就得重新開始。你在第一關裡的表現,已經是過去。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到底是不是個人才,其實從敲門磚用完的那一刻起,不重要了,你都得重新證明自己。

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從垃圾,穿越了廢物,上升為leader眼裡的不合格。

但所謂的不合格,其實也沒啥用處,那就是一個初級的工程師嘛。事實上,碩士剛畢業的時候,年薪不過十萬。

要知道,那時候,本科畢業去電力局,第二年起,年薪就十五萬了。

所以,我並沒有覺得當年有那麼多所謂的名校畢業生去電力局是一種多麼愚蠢的選擇,至少在最初的相當多年裡看,你都不會得出這種結論。

比如那個當年最優秀的,十二個人裡的明星,南大計算機全系前五,英特爾優選。因為性格的原因,他人到中年,也沒有坐上哪怕組長,部門經理的位置。

如果站在大多數名校畢業生的角度去對比,曾經的電力局雖然幾經市場化改組,現在的收入已經明顯跟不上市場的增幅了,但是從大面上看,大家都差不多。旱澇保收,讓你幹到退休,退休後,還有遠高於民企的退休金。

可是民企裡呢,年近四十,混不到管理層,也沒法去轉型做市場的這些技術人員,管你是清北浙交復哪裡的,下場都是裁員。

裁員之後呢,命好的混甲方,命不好的開滴滴也很正常。

所以,如果從整體的角度去評價很多事情,和你從某些個體去評價,得出的結論是不一樣的。

如果說進入企業是第二關,第二關跑不通關的大有人在。

名校畢業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腦子活,口才好,可以被拉去做管理,做市場,乃至做老闆。

你要知道學習好,只是一個維度,會考試,只是一種技能。

即使你第二關打通了之後呢,管理層也不會讓你做到50歲的,我們這行業的民企裡,哪兒見過50歲的副總裁,30歲做到副總裁,很正常,但50歲還能賴著不走,很少見。

換言之,你不在50歲之前打通第三關,一樣是沒有下家。可是電力局的那個同學呢,雖然賺的少,好歹仍然可以再工作二十七年。

我這可不是在給他們打廣告哦,隨著市場化的演變,他們的好日子只會越來越遠。你看他們加薪幅度遠遠被市場甩在後面就知道了。

有心的讀者會注意文章開頭第一句,我為什麼要把這件事和高頻交易扯到一起去。

那天有讀者Forex問我:

“散戶就要重倉短打,但問題是怎麼才能做到?具體的交易方法是什麼?”

我的回覆是:

現在已經不是二十年前紅馬甲,十幾年前重倉短打的時代了。

以前靠一個固定的招數,還能套幾年錢,現在的模型早就是自升級、熱升級的狀態。

這意思就是算法在運行過程中根據市場數據,自己修改自己,修改直接體現在運行中。

就像獨孤九劍,已經沒有招數,只有劍意了。或者說,每一秒都在發明新招數。

時代在升級,高頻交易這個遊戲也在升級,人工智能都已經被引入好幾年了,早已不是麻瓜們以為的二十年前那種靠偷學個兩招就能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了。

我把這個解釋放到文章裡,是因為有很多類似的問題。

我發現很多人雖然活在今天這個年代裡,但思想,還處在上一個,甚至上上一個時代。

清北一畢業,就去做縣長,然後如何如何的故事,是指80年代就畢業的大學生,不是指80年代才出生的後來的大學生。

我曾經的室友,沒有經歷過整個市場的磨礪,他沒法真的明白,咱們當年的那個學歷,其實一出場,就不值錢。

當年,你能把它賣給電力局,那已經是賣了個天價。

除了電力局,沒人會為了這張紙給出這麼大價錢了。

這,就是事實。

我認識一個二十年前發財的紅馬甲。他當年一年就能賺八位數,方法很簡單。

但放在今天,那隻能寫成一個傳奇故事,因為他當年的方法放在今天的市場交易環境下,簡直可笑的要命。

比你在大學裡學了譚浩強的C語言,然後企圖靠它去寫個程序,做一個偉大的產品還要可笑。

這都是哪年月的老皇曆了!

馬未都有句話我非常認可,認可到舉雙手,外帶舉雙腳的程度。

馬未都說,我每天都得泡在古玩市場這個圈子裡,要研究學習很多東西,我得時時刻刻知道最新的造假方法,知道最新的動態走向。

只要我離開半年,我就再也回不到這個圈子裡來了。因為科技手段日新月異,半年的時間,足以讓我徹底的被淘汰,再也無法跟上這個遊戲的節奏。

高頻交易,是同樣的道理。

也許二十年前,你學了一招半式,就能去套利掙錢,一掙好幾年,但二十年後,真沒有。

最近的十年裡,你學的任何招式,存活期是越來越短,從一年,到半年,到幾個月,到幾天,甚至天天都不一樣。

知道天天不一樣是啥意思麼?

就算你是個天才,看了就會,你剛會,它變了,會與不會,一個樣。

張三丰教張無忌,告訴他,用意不用力。忘記所有的招式,見招拆招,就是這意思。

我讀研的時候,研究的論文是自學習的算法。那個年代都還土,什麼神經網絡算法,什麼蟻群算法,現在早過時了。

這說明什麼?

說明十幾年前,其實算法這個領域裡,就在走入自學習的模式。

所謂的自學習和人類干預,是兩種模式。

最初是我們人類研究一個程序,開發,編譯,調試,測試,上線運行。這個運行的過程,是冷重啟的,就是關掉舊的,運行新的。

可是,當我去讀研,我還是個麻瓜的年代裡,方向已經變成,為什麼不能讓程序自己在運行的過程中,自己更新,自己取代自己,自己一邊學習一邊成長,一邊熱部署呢?

你想想,人工智能什麼原理?就是脫離人類,讓程序寫程序,自己升級自己。

你對面的這個程序棋手,它是不停的學習,不停的變化,不停的發明新招數,而且不停的改變招數,甚至改變劍意......

高頻交易的世界,就是這樣一個世界,它已經步入這個時代了。

所以如果有人問我,把你變回一個麻瓜,讓你重頭再來,今天,你怎麼切入這個市場呢?

答案是我根本就不會傻到再選擇這個角度。

這就像馬雲告訴我們的那句話,二十年前做電商你不做平臺那就是在找死,今天你做電商還做平臺,你也是在找死。

這十年來,我並不是遊刃有餘,充滿心得,洋洋得意,而是勉為其難的在維持著我的交易,力爭不被淘汰。

馬未都說他半年都不敢離開,這不是謙虛,這其實是人家牛逼。人家馬爺的意思是,他還是敢離開五個月的。

如果你讓我說同一個話題,我只好老老實實的告訴你,我一天都不敢離開市場。

事實上,我一天也沒有離開過,這十年裡,有些時候,我在發燒,其實兩眼很模糊,腦子也不好使,但也堅持在看盤,不為別的,生怕錯過點什麼就跟不上了。

因為它真的能夠淘汰你,有時候,我都懷疑,是不是少做一天,我就再也跟不上這個遊戲的節奏了。

這就是這個遊戲的現狀,它不是一個那麼好玩的東西,不是說學會什麼秘訣,從此一招鮮,吃遍天。

它是在逼迫你,在榨取你,在強迫你不停的發明新招數。

我相信有一天,可能很快,這個遊戲裡,就沒有人類玩家了。

但是,在全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之前,它還處在半人工智能時代。

所謂的半人工智能時代,就是人機合一,人用盡所有的力量,在計算的輔助下,拼命的更新,迭代。

平臺一方,不停的在人機合一的升級防禦系統,玩家一方,不停的在人機合一的套取利益。

雙方都在不停的升級,直到全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那時候,所有人終將離開這個舞臺。

我們最後都會變成表演者,而不再是實戰派。

就像彈鋼琴的一定會是機器人,朗朗,最後只能作為人類的符號,做懷舊性質的表演。

就像在火炮,機槍到來之前,最後一批武林高手們的命運一樣,最終,都得淪為傳統民俗表演者,或者,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交易者的命運是同樣的,最後,我們不再能夠套取任何利益,只能寫下曾經的故事,讓人類同胞們知道,曾經有一批玩家,他們很執著的玩自己選擇的遊戲,一直堅持到被淘汰的最後一天。

然後,謝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