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給封閉的清王朝帶來的影響與災難!


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械化 — 在18世紀60年代至19時間中期(1760-1850年) 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業革命從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人群消失了,工業階級形成壯大起來。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織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1765年而這時是中國的乾隆三十年,人們所說的康乾盛世之時,人們安居樂業一派祥和的景象。由於對外閉關鎖國,所以國外悄然興起的工業革命並未對清朝有任何影響。

但是到公元1776年,卻是一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年份,這一年,英國的詹姆斯•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工業革命正式開始,歐洲正式進入工業時代,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

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 以機器代替人工的工業浪潮。

歐洲的“蒸汽時代”,乾隆已經5下江南了,古稀之年的乾隆正對自己的文治武功很是自得,使清朝的國勢在其統治期內達於極盛。乾隆年間早有火槍,可惜閉關鎖國的落後,製造成本高而沒有得到普及,只得還繼續固守拿著冷兵器。

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製成以蒸汽為動力的汽船試航成功。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汽車”。 這時的中國已是清嘉慶年間,清王朝已現危機,公開賣官,政府入不敷出,農民起義不斷,災民流民遍地,因嘉慶皇帝不但軟弱,還極度排外,禁止外國投資通商。

1825年,史蒂芬孫親自駕駛著一列託有34節小車廂的火車試車成功。從此人類的交通運輸業進入一個以蒸汽為動力的時代。1840年,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中國這時卻到了清道光年間。1840-1842英國入侵發動鴉片戰爭

1860年10月, 入侵中國火燒圓明園,1883到1885中法戰爭,1894到1895甲午戰爭,1900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等,清朝戰事不斷。外國這期間在不斷改革發展,而衰落的清王朝不得不還拿著冷兵器與侵略者頑強抵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