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結伴同行脫貧路 盧氏雙扶驛站見愛心

心結伴同行脫貧路 盧氏雙扶驛站見愛心

在全國上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精準發力的關鍵時刻,盧氏縣紅十字會深入貫徹學習全國、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按照省、市紅十字會:“結伴同行脫貧路”工作要求,在“人道、博愛、奉獻”的服務領域裡發揮行業優勢,今年4月份主動與縣扶貧辦攜手在全縣19個鄉鎮33個貧困村建立“雙扶驛站”,其目的主要是:“為了調動貧困群眾向上向善、實現脫貧摘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艱苦奮鬥、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在整個運作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以“扶智和扶志”的理念相結合,倡導脫貧光榮的良好風尚,實現貧困戶思想觀念轉變、自我發展能力的提升、來增強貧困戶脫貧信心。把“雙扶驛站”建設作為弘揚“拉一把站起來”的盧氏扶貧精神為重要抓手,為我縣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提供精神扶貧新平臺。具體做法如下:

一、“雙扶驛站”的運作方式

“雙扶驛站”參照超市運作方式,驛站管理員根據每週對貧困群眾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設立:愛心榜、增收致富榜、助人為樂榜、誠實守信榜、孝老愛親榜、家庭文明榜等善行義舉進行量化予以積分,每1分對應1元錢,最終憑分值免費在“雙扶驛站”內換購等價商品,從而使村民摒棄“等靠要”的消極思想,改善其精神面貌,激發其致富內生動力,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扶貧濟困的良好氛圍。同時,我們還將“雙扶驛站”與農村文明誠信家庭爭創、“六改一增”、“清潔家園”行動等結合起來,促進農村鄰里和睦、誠實守信、村風文明、村容乾淨整潔。

目前,盧氏縣按照“先試點、後推廣”的辦法,綜合考慮幫扶單位和鄉、村實際,先在33個貧困村建立“雙扶驛站”進行試點,通過探索試點工作經驗,逐步完善工作機制,穩步覆蓋所有貧困村。

二、 物資來源及管理模式

1、 盧氏縣“雙扶驛站”物資來源主要是在縣扶貧的領導支持下由盧氏縣紅十字會為愛心人士、企業搭建愛心募捐平臺與縣海關總署駐盧扶貧工作組聯手及貧困村定點幫扶單位多方籌集,紅十字會與縣扶貧辦結伴同行脫貧路,組織協調提供超市物品及運行維護資金。

2、 各村建立臺賬、榜單。物品入庫臺賬、積分臺賬、物品兌換臺賬、愛心榜、積分明星榜、每月張榜公佈一次,接受社會監督。

3、 “雙扶驛站”憑積分兌換等價物品,屬非盈利商店,每週開業一天,由該村公益崗黨員義務工作一天。

心結伴同行脫貧路 盧氏雙扶驛站見愛心

三、雙扶驛站工作亮點及效果

盧氏縣首家“雙扶驛站”在衛計委所包住木桐鄉劉家村開業。驛站內,整齊地擺放著琳琅滿目的生活必需品,村民們拿著積分卡紛紛來兌換所需商品。村民拿著兌換的物品喜不自禁地說:“雙扶驛站”不用掏錢只靠積分就可以拿到商品,這真是大好事。以後我要好好幹,爭取多積分”。大大的帶動全縣各鄉貧困戶“等、靠、要”的思想,“雙扶驛站”的成立在群眾中影響很大,截止目前盧氏縣19個鄉鎮已有33家村成立“雙扶驛站”激發貧困群眾精氣神。我們在推進此項工作中依託:扶貧扶智扶志“三扶並舉”新模式,將貧困群眾參與脫貧攻堅日常表現以積分形式予以體現,通過積分兌現日常用品,樹立勤勞致富、多勞多得的扶貧氛圍和自立自強、脫貧光榮的社會導向。從而調動貧困群眾向上向善、脫貧摘帽的積極性、主動性,為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提供精神保證。

四、後期面臨困難及問題

1、“雙扶驛站”的成立,前期,盧氏縣紅十字會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根據數據統計:前物資種類 、總價值 、目前收益人數 ,通過善行義舉,對貧困戶起到:“一項順民意、解民憂、降民困、安民心”的有力措施。後期,社會各界的潛力得不到有效挖掘,有的人想捐贈常常找不到地方,經常性社會捐助形不成良性循環,難免有斷頓之虞。另外,在我們這裡還方存在一個普遍的不足是,還沒有支持和鼓勵捐贈的特殊政策,這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人們捐贈的積極性。無形中也給紅會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和壓力。

2、“雙扶驛站”物品短缺,不能滿足困難群眾的需求。個別鄉鎮愛心超市由於經濟利益的驅使,極少有社會捐贈工作,造成貨架上物品少而單一,同時,導致了部分村愛心超市貨源不足。

3、目前,從總體上看“雙扶驛站”適應我國國情和發展要求的,也是完善城鄉救助體系建設、推進經常性社會捐助工作的一個重要舉措。如果運作得好,就能很好地整合社會扶貧濟困資源,充分發揮公益性社會團體和社會志願者的作用。但實事求是地說,想把“雙扶驛站”辦好的確不容易,既需要社會各界的傾力支持,又需要先進的經營管理機制,更需要一顆為群眾辦好實事的愛心和恆心。

心結伴同行脫貧路 盧氏雙扶驛站見愛心

五、 下步打算

1、 為了讓雙扶驛站“源頭水活”起來,紅會下步還需加大宣傳力度,建立好網絡信息化平臺,讓各類社會團體、企業、先富起來的人和廣大市民捐贈各類物資。來解決超市出現窘境。

2、想要讓“雙扶驛站”源頭活水真正地“活”起來,關鍵還在於引入市場機制,對愛心超市進行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以新的模式去開辦,以新的機制去運作,如果我們能規定把東西捐贈給超市可抵扣稅款等,則人們捐贈的主動性就能得到進一步發揮,“雙扶驛站”就更能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3、下步我們應正視“雙扶驛站”存在的問題,創新管理,從制度入手,規範救助財物,做到手續齊全完備。堅持日清月結,帳卡相符,定期公佈,陽光操作,接受監督。以更加完善的制度和機制提高愛心超市的社會公信度。使我縣愛心超市發展更具有生命力。

4、積極提倡“人人有愛心、處處獻愛心、事事暖人心”的精神,在工作中和細微處體現公益崗位人員的責任心及對受贈者的愛心。 重點抓好“三個一”,即:“用好一個平臺、夯實一個基礎、形成一個氛圍”。充分利用地方媒體開設愛心超市專欄和慈善企業家人物榜,在愛心超市顯著的位置上設“榮譽榜”,公佈社會各界捐助情況,營造良好愛心捐助氛圍。(

盧氏縣紅十會宣傳科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