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室首發」十代處理器搞事情V2.0:搭配Z490的超頻測試

【0、前言】

本期,我們結合已有的Z490主板對i5-10600K(ES)處理器進行小幅超頻,以此和當前市售主流型號進行性能對比。

十代處理器的具體發售日期不詳,可能在年中。由於這一代處理器叒雙又更換了新接口,所以平行化換代差異導致現有主板無法兼容新處理器。好消息是,你手中的8代、9代處理器正是因為這種頻繁換接口的操作存在,而又可以繼續保值數年,並不用擔心“被替代”。

「評測室首發」十代處理器搞事情V2.0:搭配Z490的超頻測試


【1、測試CPU介紹】

「評測室首發」十代處理器搞事情V2.0:搭配Z490的超頻測試

「評測室首發」十代處理器搞事情V2.0:搭配Z490的超頻測試

本期超頻測試用的CPU依然是快被玩爛的QSRJ,也就是i5-10600K的ES不顯測試版處理器,它的頻率要比目前已經曝光的正式版參數更低一些,可能還比不上正式版的i5-10500,但是不鎖倍頻能超頻啊!而另外一顆QSRK,也就是i5-10500的ES不顯測試版處理器在之前已經被我們開蓋,用來驗證核心面積與八代i7的差異問題。

「評測室首發」十代處理器搞事情V2.0:搭配Z490的超頻測試

由於十代i5和八代i7同為6核心12線程設計,無非架構小改、製造工藝改進、核芯顯卡仍為UHD630,所以核心面積幾乎一樣也沒啥可稀奇的了。

理論上只要頻率上來,十代i5超越八代i7應該是非常輕鬆的事情,畢竟決定它們性能差異的因素幾乎只剩下頻率,像三級緩存、核心數量、線程數量等都完全一樣。

「評測室首發」十代處理器搞事情V2.0:搭配Z490的超頻測試


【2、測試平臺介紹】

CPU:intel i5-10600K QSRJ

主板:intel Z490(型號保密)

內存:Dual-Channel DDR4-3000

SSD:M.2 NVME

系統:Windows 10 專業版 1903

這次測試用的Z490主板是某品牌很火的入門Z370/390迭代型號,供電相較於當前市售Z390有所加強。在測試中我們發現這個QSRJ有BUG,不管你怎麼超,即使只超0.1GHz,也就是把全核睿頻從4.10GHz拉到4.20GHz,跑FPU就會崩。後經嘗試,給VCCIO加壓0.15V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CPU的體質如下:

從BIOS調節來看,超到全核心4.70GHz的核心電壓需求是1.250V,超到全核心5.00GHz的核心電壓需求是1.330V,但此時主板的供電壓力明顯有些大。

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① 這是個入門主板;

② 由於CPU是測試版,存在諸多未知異常;

③ 由於主板也是個工程測試板,BIOS功能都還在調試階段,所以表現欠佳。

從新聞看,英特爾似乎回爐設計了桌面級第十代處理器,因為它們的功耗表現似乎有些“不可控”。如果6C12T上5.00GHz的功耗就很高的話,上面的8C16T、10C20T那肯定要用“核爆炸”形容。當然咯,8代i7-8700K超上5.00GHz時的功耗也是非常高的,這個沒話說。

還是CPU的問題,由於QSRJ是個早期的ES測試版(2019年上半年),所以內部傳感器並不能正常工作,主板並不能順利監測到CPU的功耗變化過程。


【3、簡單測試結果】

我們最終跑分用的頻率是全核心4.70GHz,相較於默認的4.10GHz全核心睿頻速度,等於拉高了0.60GHz,幅度為14.6%。

「評測室首發」十代處理器搞事情V2.0:搭配Z490的超頻測試

由於CPU-Z是2~3個月才更新一次,當前的V1.91版本對插槽的識別還停留在之前猜測的LGA1159,所以我們對圖片的進行了“低劣”的修改。

我們簡單測試了以下兩項基準,在正式版沒有發售之前,我們超頻所得的性能可能也無法代表最終的情形。


【3.1、CPU-Z跑分】

「評測室首發」十代處理器搞事情V2.0:搭配Z490的超頻測試

第十代處理器OC至4.70GHz後,它的跑分已經明顯超越了i7-8700K,不論是單線程性能還是多線程性能。不過CPU-Z給出的i7-8700K的參照分數並不是很正確,8700K多線程性能理論上應該會有3900的樣子。

i7-9700K(3.60GHz~5.00GHz/8C8T)的成績引用太平洋電腦網的結果:

單線程:575

多線程:4254

因為i7-9700K的單線程加速頻率可達5.00GHz,所以單線程跑分高是正常的。通過跑分還可以看出,i5-10600K(ES)的超線程效率已經超過了30%,因為單純物理六核心無超線程處理器跑多線程測試的效率一般低於90%,這裡加上超線程的成績都已經有128%了。


【3.2、R15跑分】

「評測室首發」十代處理器搞事情V2.0:搭配Z490的超頻測試


「評測室首發」十代處理器搞事情V2.0:搭配Z490的超頻測試

OC至4.70GHz後,從R15跑分也能明顯感受到各型號之間的性能差異。對於R15的跑分測試結果,由於它的測試內容相對片面,所以結果僅供參考,並不能代表CPU的綜合實力。

「評測室首發」十代處理器搞事情V2.0:搭配Z490的超頻測試

我們同樣也測試了R20的結果,i9-9900K的成績大概是:

單線程:500

多線程:4924

多線程性能比OC後的QSRJ高了約33%(三分之一),正好和頻率(i9-9900K的全核心加速正好是4.70GHz)、核心(i9-9900K是8C16T,相當於多了1/3的核心線程數)差異對等。


【4、簡單的結果分析】

由於默認頻率的i5-10600K正式版參數已經比i7-8700K更高(前面有表),所以理論上正式版的i5-10600K不管超不超頻,性能肯定都在i7-8700K之上。加上14nm工藝的再一次改進升級、內部導熱介質從i7-8700K/8086K的硅脂更換為焊料,所以十代i5-K應該還是挺厲害的。i5-10400F這類“網紅”型號和i7-8700之間的差距也可以縮小到10%以內。但至於價格幾何以及什麼時候能買到,或許要等到年中才有定論。

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半導體行業、製造業受到猛烈衝擊,十代處理器可能首發價也要往上漲咯(下表的十代為之前的預測價格)。

「評測室首發」十代處理器搞事情V2.0:搭配Z490的超頻測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