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面前,你有資格登上諾亞方舟嗎,為什麼文明的傳承更重要

你還記得20年前的電影《2012》,這是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約翰·庫薩克、桑迪·牛頓、阿曼達·皮特和切瓦特·埃加福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11月13日在美國上映。

災難面前,你有資格登上諾亞方舟嗎,為什麼文明的傳承更重要

影片故事發生在2012年12月,男主角傑克遜一家人正在度假。沒想到根據瑪雅預言,2012年的12月21日,正是世界末日,瑪雅人的日曆也到那天為止,再沒有下一頁。電影講述了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國人民掙扎求生的經歷,災難面前,盡現人間百態。

電影《2012》上映後,人們關注於片中的中國元素、特技、瑪雅預言等,但卻忽略了片中所探討的一個重要議題:當世界末日來臨時,哪些人能進入諾亞方舟,你有資格登上諾亞方舟嗎。

災難面前,你有資格登上諾亞方舟嗎,為什麼文明的傳承更重要

在電影中,一派認為每個人都應有公平的機會,應當進行全民抽籤;而另一些人則從功利的角度出發,認為應當讓社會精英們先走,因為他們更有能力重整世界,他們還是飛船的製造者,耗資龐大的方舟,還要靠富豪們捐錢呢?當然,還有一些人,他們會僅從自己的喜好出發選擇入圍人選。

災難面前,你有資格登上諾亞方舟嗎,為什麼文明的傳承更重要

電影中,由於生命倉諾亞方舟的設計製造花費了鉅額的成本,為了得到支持,所以名額分給了世界各國政客、商業精英富豪。然而已經制造完成的方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從世界各地聞訊湧來的受災人群。誰去誰留已然成為挑戰整個人類的道德抉擇。

生存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理性。當災難來臨時,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類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擇:“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機會!”

世界各國首腦最終同意開啟船艙,將難民放進了安全諾亞方舟。電影中的男主角傑克遜一家人也成功躲過了世界末日。最後人們終於在方舟中度過了這一全球性的災害,獲得了繼續繁衍和發展的希望。

災難面前,你有資格登上諾亞方舟嗎,為什麼文明的傳承更重要

電影《2012》虛構了諾亞方舟的情節,400年前也曾經有過諾亞方舟。

1620年9月23日,一艘來自英國的名為“五月花”的英國3桅蓋倫大帆船載著103名乘客從英國出發開往北美。船上的清教徒乘客們,因不堪英國國教迫害,決定去人煙罕至的新大陸創建新家園。

五月花號,就是他們的諾亞方舟。

1620年11月11日經過在海上近50天的漂泊之後,“五月花”大帆船向美洲陸地靠近,他們的目的地本是哈德遜河口地區,但由於海上風浪險惡,他們錯過了目標,於是就在現在的科德角外普羅溫斯頓港拋錨。

但這些飢寒交迫的人,憑什麼能在一塊荒蠻之地重建文明呢?

當“五月花”方舟快要達到目的地時,船上的成年男子開始擔憂“如何管理未來的新世界,從而避免互相之間的紛爭”。

為了建立一個大家都能受到約束的自治基礎。於是,他們在上岸前簽署一份公約,這份公約被稱為《五月花號公約》,確立了上岸後的秩序。

災難面前,你有資格登上諾亞方舟嗎,為什麼文明的傳承更重要

簽署人立誓創立一個自治團體,這個團體是基於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而且將依法而治。 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獻。

上岸後,在殖民地總督都還在住茅草屋的情況下,他們又決定從公眾財政中拿出一筆錢建立大學,試圖將來自英國的文明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這就是哈佛大學。再後來,這批船員們的後代以及更後來的移民,創造出了人類歷史上最具吸引力的文明。

《五月花號公約》是美國第一個契約殖民地的自治原則,是美國精神的起點,它所涵蓋的契約精神、法制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宗教精神以及清教主義中的個人主義和自我奮鬥的精神是美國精神的重要內涵和體現。

此公約對美國的影響貫穿了從簽訂之始到如今,它是美國建國的奠基,也是現在美國信仰自由、法律等的根本原因。

災難面前,你有資格登上諾亞方舟嗎,為什麼文明的傳承更重要

如果將五月花的乘客看作是那些被選入諾亞方舟的人,我們會發現,他們的成功和在母國受到的文明薰陶密不可分,譬如對契約、自治精神的尊崇;對權力無邊的警惕等等。

沒有這樣跨越空間和時間的文明傳承,就不會有美國。

不同的文明造就了不同的船員,也會打造出不一樣的諾亞方舟。從這個意義來說,珍惜現有文明中的普世價值,是對諾亞方舟的船員最好的篩選,也是對人類最好的拯救。

災難面前,你有資格登上諾亞方舟嗎,為什麼文明的傳承更重要

假如您握有100張諾亞方舟的船票,您會分配給誰呢?您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