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佛塔是佛教的象徵。佛塔最早用來供奉和安置舍利、經文和各種法物。遍佈我國南北東西的上萬座佛塔,是古代高層建築的代表,而其中有一座中國最早的佛塔,如今是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你知道在哪嗎。

答案是南京--報恩寺。

看了很多南京攻略,卻唯獨對大報恩寺情有獨鍾,這段為報恩而來,得大願而歸的綿延歷史,講述著琉璃塔前世的愛恨情愁,伴隨著深掩的重門,雕花的窗欞,青苔的石階,幽淡的檀香,還有縹緲的風鈴聲,這裡的一草一木彷彿也有靈性一般,一片清幽空靈,頗具禪意。

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這是明永樂皇帝(朱棣)傳說是為紀念其慘死的生母,興建的一組規模龐大有如宮殿般金碧輝煌的建築群。歷史上大報恩寺的歷史地位極其崇高,是中國十九座阿育王道場之一,也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從建初寺、長幹寺、天禧寺到大報恩寺,一直都是皇家禮佛聖地。明成祖朱棣為報父母恩修建大報恩寺,以皇宮的標準來建造,歷時十七年,直到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才全部完工,為明代金陵三大寺(靈谷寺、天界寺)之首。

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這也是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廟遺址,展廳呈現出南朝時期建康城梵剎林立的佛法盛景,展示了大報恩寺遺址中的千年地宮和珍貴畫廊以及從地宮中出土的石函、鐵函、金棺銀槨等世界級國寶。

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長期將其列為和萬里長城齊名的“東方奇蹟”,更被17世紀進入中國的西方傳教士稱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其規模之大令人震驚,其琉璃寶塔作為標誌性建築物更被譽為“天下第一塔”。

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買票步入,愈發感受到佛學文化的博大精深,歷經流年,雖然塔的原貌早已不見,但是通過一道玻璃拱門,足以預見600多年前得有多麼震撼!這是大報恩寺琉璃塔僅存的一件備用拱門,雖是仿品,仍能感受到每一處細節皆是用心雕琢的精緻;這也是國家寶藏最後一期的收官中秦海璐介紹的第一件國寶,更是被譽為“南京最美的一道門”。

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千年對望”的時空長廊,悠長僻靜的迴廊盡頭,

是玄奘法師的清瘦背影面對著佛陀微笑。神奇的是,當遊客腳踩琉璃地磚,燈光會如漣漪盪開,形成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蓮花。

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空氣中瀰漫著薰香,讓人忍不住想立於佛前,虔誠地來一次心靈的皈依;或是靜靜往前,體驗一下佛祖當年七步生蓮的妙感。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報恩寺,而作為江南首寺的大報恩寺,其佛教文化展區裡展示的正是六朝至明代金陵梵剎模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琳宮櫛比,規模宏壯,立體感的壁畫、頂燈、地燈也都美輪美奐,令人動容。

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繼續往前,還會看到璀璨奪目的“舍利佛光”展廳,展廳內不定時幻化七色光芒,暗合舍利七次放光的記載,在鏡面的反射中,8400盞琉璃光亮對應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璀璨奪目,如入仙境。

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最期待的就是高僧在菩提樹下打坐修行這個網上大報恩寺人氣最高的拍照點啦;走入其中,背景光影顏色不斷變換,寓意歷經春夏秋冬的自然變遷,現場聲光電的交互裝置,更是將佛教與現場的場景藝術融合,呈現了一個極具科技感的佛國世界~

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換上一身漢服步入其中,與修行人或是對望或是凝思,在古樹參天的斑駁光影裡偏安一隅,淡看一番雲捲雲舒,歲月靜好,遙聽一闕寺鼓禪音,一洗塵心,都是讓人靜心凝神的雅緻體驗。

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直至入夜,鋼架結構,外覆玻璃,燈光將琉璃塔的影像打到玻璃上,呈現出夢幻般的琉璃佛光來;當年的琉璃佛塔經久不衰的香火,和叮咚的風鈴聲傳到了西方,而如今,雖歷經變遷,原型不再,仍有寶塔保護著下面的千年地宮,俯仰之間皆是繁華,歷史古都不言而喻~

上過《國家寶藏》的遺址公園,斥巨資經19年修成,如今是南京地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