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人生有兩件事可做目標,先得到你要的東西,然後分享它


洛克菲勒:人生有兩件事可做目標,先得到你要的東西,然後分享它

我想人生有兩件事可當做目標,首先是得到你要的東西,然後分享它,只有最明智的人才能做到第二點。到現在,我認為我的事業是成功的,我擁有了一定的金錢,我的集團規模也越做越大,但是我私下裡認為真正的財富絕不僅僅是擁有金錢,它還包括健康、幸福、充裕、富庶、豐富、開心、學習、知道自己要什麼、機會、享受、平衡,以及分享。——洛克菲勒

在洛克菲勒之前,富有的捐贈人往往只是將捐助的目標鎖定在自己喜愛的團體,或者饋贈幾幢房子,上面刻著他們的名字用來顯示其品行高尚。洛克菲勒的慈善行為則更多地致力於促進知識創造和改善公共環境,無疑其影響更為廣泛,意義更加深遠。由他捐助的善款數額由於太過龐大甚至引發了慈善業的一場革命。

洛克菲勒:人生有兩件事可做目標,先得到你要的東西,然後分享它

初始,洛克菲勒通過創立芝加哥大學來確定今後作為慈善家的工作方式。在芝加哥大學5週年校慶的美好日子裡,一向為人低調的他終於被說服出席參加,並應邀作了熱情洋溢的演說:“我要感謝理事會,感謝校長先生,感謝今天所有來慶祝這一輝煌開端的朋友們。這只是一個開端——今後的事業將由你們來完成。你們有權利來完成這項事業,你們和你們的子女擁有這個權利。我相信你們會成功的。這是我一生中最明智的投資。人們怎會不把金錢、時間和最大的精力投在芝加哥大學呢?為什麼不呢?哪裡還會有比這兒更好的理事會、更好的老師呢?能與這所大學聯繫在一起,我感到非常地榮幸。仁慈的主賜給我金錢,我怎麼能不把它用在芝加哥大學呢?”

洛克菲勒的熱情和真摯感動了在座的所有老師和同學,都稱讚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雖然對於他一次次的慷慨資助,世人的意見褒貶不一,但他的確成了慈善事業的一塊奠基石。甚至在他死後,還得到了國人這樣的評價:“除了我們敬愛的總統,洛克菲勒堪稱我國最偉大的公民,是他用財富創造了知識。世界因為有了他而變得更加美好。這位美國首席公民將永垂青史!”

洛克菲勒:人生有兩件事可做目標,先得到你要的東西,然後分享它

洛克菲勒認為,提供幫助是“富人的責任”,獲得幫助是“窮人的權利”。洛克菲勒雖然見財如命,但他知道給予別人,幫助別人。最後接濟貧窮為洛克菲勒的一種習慣。

洛克菲勒成為當時世界首富的時候,別人勸他把這些錢留給他的孩子們,洛克菲勒回答:“這些錢是從大眾那裡來的,因此也應該回到大眾那裡去,到它們應該發揮作用的地方去。”洛克菲勒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洛克菲勒基金會,他幫助成千上萬的食不果腹的孩子,讓他們可以吃上飯,讓他們上學接受教育,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他主要投資在醫療教育和公共衛生上面。他的基金會先後投資達數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

洛克菲勒:人生有兩件事可做目標,先得到你要的東西,然後分享它

提供幫助不僅僅是富人的責任,無論你是貧還是富,只要你能夠幫助到別人,就不應該吝嗇自己的善心。普通人也可以成為令人尊敬的慈善家。

其實,在美國的慈善事業裡,捐款的大部分都是來自平民。這並不是說美國富翁們沒有捐出多少錢,而是因為富翁們的數量相比較更大範圍內的普通人要少得多,所以即便是我們聽到比爾·蓋茨捐出了數百億美元,這筆鉅款在普通人積少成多的鉅額捐款面前也顯得微不足道了。

所以,年輕人不要把慈善視作有錢人的消遣,當災禍降臨在某些人的身上時,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這麼大的力量,一定可以突破任何艱難。

應該相信,“我們的生活是由我們的思想造就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愛護自己,愛護自己善良、樸實的天性,愛護自己懂得愛並珍視愛的心靈,讓自己的內心始終保持一塊純淨生動、仁愛無私的淨土,永不放棄對真誠的情感、對善良的人性、對美好的人生毫不猶豫的、執著堅定的追求,即使不能使所有人的世界變得更美好,也能使自己的世界更美好。

請相信這個世界上有愛,加入傳播愛的隊伍,你慢慢就會發現,愛擁有傳染的魔力,它可以進入任何人的心靈,即使是那些所謂的壞人,在他們靈魂的深處也還保留著一塊溫軟的園地,可以感受愛,可以感動。誰不願意生活在美好的世界裡呢?所以在生活中,你經常能夠看到各類“獻愛心,送溫暖”的活動,因為大家的心中有愛,愛心讓這個世界充滿了溫馨。

洛克菲勒認為,品行映照的是人們的靈魂。一個人如果品行修煉不好,就會感到靈魂不安,容易犯下錯誤,即使是一次微不足道的錯誤行為,也會給以後的生活帶來揮之不去的陰影。

洛克菲勒:人生有兩件事可做目標,先得到你要的東西,然後分享它

這種不良記錄終將受到應有的懲罰。有時,一個人的不良行為還會對社會造成傷害。一個人的名譽、能力要想得到社會公眾長久的認同,必須持續地在每一件事上都為自己的態度負責。在我們的工作中,你今天種下什麼種子,將來必定收穫什麼樣的果實,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因果定律。

善良仁愛具有無與倫比的力量,它能使人敞開心扉。人的一生應該是施與愛的一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獲得一個充實而美好的人生。

善待社會,善待別人,並不是一件複雜、困難的事,只要心中常懷仁念,生活或工作中的小小善行不過是舉手之勞,卻能給予別人很大幫助,何樂而不為呢?

要想活得幸福,就必須學會無私奉獻。拿破崙·希爾這樣說:“為你自己找到幸福最有保障的方法就是奉獻你的精力,努力使其他人獲得快樂。幸福是捉摸不定、透明的事物。如果你決心去追尋幸福,你將會發現它很難以捉摸;如果你把幸福帶給其他人,那麼幸福自然就會來到。”

洛克菲勒:人生有兩件事可做目標,先得到你要的東西,然後分享它

我們可以在生活的每一天裡,讓別人感受到來自我們的付出,我們可以把節省下來的錢捐給貧困災區,在同學生病的時候,幫助他們複習功課……付出你的愛心,才能擁抱世界,積極地探索和進取。也只有願意付出愛心的人,才能使生命放出耀眼的光彩。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做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無私奉獻是一種美德,只有在無私奉獻中才能超越自我,變得高尚,也只有在無私奉獻中才能夠找到幸福。

寄予同情就像饋贈其他禮物一樣。重要的是內心,只要擁有一顆仁愛之心,就會發現自己離上帝又近了一步。人之行善,並不是體現在喋喋不休的說教中,有時一個小小的善舉也可以讓你成為拯救他人出苦難的上帝。上帝無處不在,只要我們擁有仁愛之心,用自己的行動去關愛周圍的人,就會發現自己離上帝更近了。

洛克菲勒認為,幫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你的愛心,就種下一片希望,就會有碩果累累的一天,就能品嚐到豐收的喜悅。

洛克菲勒:人生有兩件事可做目標,先得到你要的東西,然後分享它

在父母的這種教導下,洛克菲勒的孩子早早明白了為人處世的道理。他們尊重別人的意願,從來不會做強迫別人的事情。他們很早就明白,對別人抱以親切、友善的態度,那麼對方就會回敬你同樣親切、友善的態度。

生活的確是這樣的,只有你付出愛心,你才能收穫希望;只有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毫不猶豫地伸出救援的雙手,在你困難時,你才能得到更多的幫助。

洛克菲勒:人生有兩件事可做目標,先得到你要的東西,然後分享它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歡迎您在留言區交流。您的認可和鼓勵,是我們精進的最大動力!懇請您把今天的內容轉發給您的親朋好友。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