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王貽芳對賭:大型粒子對撞機是不是下一個兩彈一星

最近《楊振寧的最後一戰》的文章刷爆網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挺有意思的!

主要焦點:

楊振寧覺得花1400億去賭,性價比太低;王貽芳覺得可以先花400億試一試,萬一賭中了,就賺大了!

花1400億,建一個長度100公里的高科技隧道,用於物理研究。什麼概念,北京五環98.58公里。

楊振寧王貽芳對賭:大型粒子對撞機是不是下一個兩彈一星

歐洲粒子對撞機

很多網友鄙視楊振寧,覺得國家需要你的時候不回來,國家強大了,就回來享福,主要是歧視楊老再婚。這一次,我做牆頭草,站楊振寧這一邊!

楊振寧97歲了,心疼錢,認為最少要花1400億建CEPC-SppC,能不能出成果還不一定,即使出了成果,主導權也不一定在我們手裡。(這方面的研究,雖然是多國參與,歐洲擁有絕對主導權)

楊振寧王貽芳對賭:大型粒子對撞機是不是下一個兩彈一星

王貽芳56歲,正是職業生涯巔峰,出成果的好時候,無奈最好的設備在歐洲。他覺得這不符合中國的國際地位,呼籲中國建世界最大最好的對撞機。

楊振寧快一百歲了,如果不阻止項目上馬,哪天下去見老同學鄧稼先,內心有愧。

當年鄧老搞出原子彈氫彈,就拿了20塊獎金,深深震撼了楊老。

作為國內高能物理話事人的王貽芳,當然希望項目上馬,不然下半輩子無用武之地。

在王院長眼裡,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花了800億,港珠澳大橋1269億,花1400億建大型對撞機也不算奢侈!

楊振寧王貽芳對賭:大型粒子對撞機是不是下一個兩彈一星

大型對撞機到底是不是剛需,眾說紛紜!

支持者認為該建,花1400億,一旦出了成果,可以讓中國科技快人一步,機會難得。而出不出成果,普通人根本無法判斷,就連業內人士也沒辦法預估,等同於賭博。

但靜下心來一想,爭論了四年,就楊振寧一人反對,國內國際同行不是鴉雀無聲,就是支持王貽芳。

建成大型粒子對撞機,一旦出成果,意味著中國科技很可能領先西方,他們居然不反對,還大力支持,真是奇怪!

大型粒子對撞機即使出成果,也只是基礎理論,並非實用技術。

就好比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全世界都知道,但要理論變為應用技術,造出核武器,可不是那麼簡單!

吹捧浮華中,只有楊振寧說了真話:

成功了,一起分享成果,皆大歡喜;

失敗了,一拍兩散,中國獨自背鍋。

這次爭論,我想起了研製兩彈一星的老一輩科學家,他們頂著巨大的壓力,拿著忽略不計的收入,熬過無數寒冷的夜晚,搞出兩彈一星,才有了今天的中國。

在那個貧窮的年代,靠算盤靠才華,我們進行理論計算,研究出了于敏構型,氫彈技術獨步全球。

楊振寧王貽芳對賭:大型粒子對撞機是不是下一個兩彈一星

決定國家命運的核心技術,不是砸錢就可以的。

大型粒子對撞機是否上馬,還有待研究,目前我們可以在歐洲參與研究,不必杞人憂天,畢竟美國半途而廢,前車之鑑。

佩服楊老敢於發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