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績效教練》不當父母當教練,孩子的學習更自覺

《高績效教練》不當父母當教練,孩子的學習更自覺

不識字的媽媽也可以教出愛學習的好孩子

我媽是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但她在管理我們兩姐妹學習上很有一套。她總是對我們說,媽媽小時候沒念什麼書,你們在學校要好好聽課,回來當我的老師啊。

我們上課的時候聽得特別認真,因為要回家當媽媽的老師。我媽也會在我們作業寫完之後,很認真地指著書上的字讓我們教她。當我們舉著作業給她看的時候,她會假裝認真地看幾眼,然後對我們說,寫得很好啊,今天的作業字寫得比昨天好呢!我的兩個女兒以後肯定有出息,要當大律師的啊。


雖然現在我們只是平凡的家庭婦女,但不得不承認不識字的媽媽,是一位很好的老師啊。

當其他家長頭疼孩子不愛上學,不寫作業,我媽似乎從來就沒有過這樣的煩惱。反而是我爸,總說媽媽太寵著我們,不讓我們做家務。現在想來現在回想起來,我媽算是一個教育高手了,看似不經意的幾句話,激發了我們的學習動力。

看完《高績效教練》這本書後,發覺我媽就像這本書中序言裡的滑雪教練一樣,不會打網球,但是他竟然培養出了網球高手。對於網球選手,滑雪教練不會去指導他如何擊球,而是詢問選手自己的感覺,讓他自己體會,然後根據球飛來的方向調整動作。就這樣,一位滑雪教練居然訓練出了網球高手。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是不是?《高績效教練》的作者約翰.惠特默爵士,提出了GROW模型。也就是從目標(Goal)、現狀(Reality)選擇(Option)、意願(Will),四個維度進行提問,幫助教練對象進行思考,找到答案。教練存在的意義不是教對方某種技巧和方法,而是通過提問幫助對方激發內心的成長的熱情,讓對方有意願通過訓練獲得改變和成長。

《高績效教練》不當父母當教練,孩子的學習更自覺


不當的管理方法,會讓事倍功半

孩子為什麼就不能好好學習呢?這是大多數家長最為頭疼的事情。孩子在學習上的壓力也不小。除了來自外部家長的壓力、學校的壓力、社會大環境的壓力等,最重要的還有孩子自己內心的壓力。不想學是因為感覺自己學不好,對自己沒有信心,因此孩子在學習的時候顯得被動。

這個時候,如果家長還是一味批評和指責孩子的話,那麼給孩子帶來的只有對學習的恐懼和厭煩。即使請教學水平最高的老師來給孩子一對一的補課,孩子的學習也好不了。

那麼應該如何解決孩子內心的障礙,讓他內心充滿學習的熱情呢?《高績效教練》這本書雖然講的是企業和管理者如何激發員工,獲得更好的績效,但對於父母管理孩子也是同樣適用的。


《高績效教練》不當父母當教練,孩子的學習更自覺


高績效教練管理孩子的三個高效方法

一、開放式提問,引導孩子主動思考,建立起責任感

當我們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提問比指導孩子學習更能幫助他覺察自己學習的動力和建立責任感。是為什麼要學習,學習是他自己的事。當我們命令孩子去學習的時候,年齡越大的孩子,逆反心理是越重的。要求越多,越不能達到我們所想要的結果。

當孩子學習時,如果我們問,你為什麼不學習?或者你怎麼一點兒也不認真?這樣的提問會讓孩子產生緊張的情緒,甚至是牴觸心理。因為這樣的提問聽起來更像是質問他,給他貼上不愛學習的標籤。

如果換個方式,問當上課時遇到聽不懂的問題時,你會怎麼辦呢?怎樣把英語單詞記得更牢一點?這樣開放式的又不帶任何評判的話題,更能促進孩子主動思考,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想辦法達到目標。

《高績效教練》不當父母當教練,孩子的學習更自覺


二、積極傾聽,觀察孩子,覺察孩子的情緒,以便於選擇更合適的問題進行提問

有效溝通的前提,是通過積極傾聽,掌握孩子的情緒,理解的孩子需要。覺察自己,看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和孩子是否在同一個頻道上。當

我們與孩子溝通時,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然後不帶任何評判地複述他所說的內容,使用的詞語可以略有不同。

同時,在溝通的過程中,通過孩子的語言和肢體行言,也要充分關注他的感受,關注語言和肢體所傳達的信息。然後選擇更合適的問題進行溝通。

《高績效教練》不當父母當教練,孩子的學習更自覺


三、通過GROW模型進行提問,激發孩子內心的學習熱情

G:設定目標。這裡所說的目標既是夢想目標也是過程目標。夢想目標指的是長遠目標,問孩子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上什麼樣的生活。而過程目標也就是短期目標,因為長遠的目標是通過短期目標層層推進的,通過什麼的行動達成什麼樣的目標。

比如說,讓孩子在這學期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這是個模糊的目標,很抽象。再具體一點,怎樣達到總分比上次高50分的成績呢?更進一步,可以這樣設定,你在兩週內採取怎樣的行動把總成績提高50分呢?長期的目標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意義,短期的目標幫助孩子向夢想目標慢慢靠近。


R:現狀是什麼

。想要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還需要對自己的現狀進行充分的瞭解。比如孩子的目標是在兩週內把總成績再提高50分,那麼他需要對自己的各科成績進行評估,哪一學科是優勢,哪一科是弱勢。

在有限的時間裡,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如何分配,才能把成績提高的可能性最大化。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習的現狀,才有可能實現或者接近自己的目標。


O:你有什麼選擇?當定好目標,瞭解現狀之後,第三個問題你有什麼選擇?在兩週內孩子要提高50分,怎麼去達到?儘可能多的讓他做出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怎樣才可以提分呢?是做試卷還是多背誦記憶?或者找人補習?等等。

當然,這些方案是要讓孩子提出來的,而不是家長替他做決定。通過提問,激發孩子進行思考,鼓勵他提出更多的想法,然後幫助他確定哪種學習方式對他更有效。通過提問的方式,促使孩子思考,如何達成學習的目標,從而提升了他的責任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W:你將會做什麼。這個提問模板是你將要做什麼?什麼時候做?我怎麼才能知道你做了?

把問題拋給孩子,提問的目的,是讓孩子自願為自己的行為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來。比如說,孩子週一有一場考試,你希望他週末認真的複習功課。那麼可以這樣提問,週一要考試了,你打算怎樣複習功課呢?打算什麼時候開始複習?我怎樣才能知道你複習的效果?

拋出這幾個問題,讓孩子去思考,怎麼才能讓功課複習的效果更好,在什麼時候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而不是說要考試了,要考好一點,週末認真複習功課,這樣說的結果是一點用都沒有,還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小孩子也是如此。高績效教練的原則,就是通過有力的提問模板,激發他人內心行動的熱情,和對夢想的慾望。

《高績效教練》不當父母當教練,孩子的學習更自覺


教練的意義是建立信任,通過有效溝通激發對方的潛能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個夢想,如果父母是一位好教練,那麼孩子的夢想就會長上翅膀,飛得越來越高。反之,不當的教育方式,就成為親自剪掉孩子夢想的劊子手。很喜歡書中的這句話:教練關注未來的可能性,而不是過去的錯誤。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相信孩子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相信他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不是將眼光緊盯在孩子當下所犯的錯誤,或者做得還不夠優秀的地方。

所謂的教練,是指與受教者之間的一段旅程,而不是指導或者教授。在溝通中運用有效的溝通方式,與受教者建立一段彼此信任的親密關係,通過有效溝通激發教練對象內在的練習動力和激情,幫助他掃清內心阻止他成功的障礙,而不是教導對方具體的做法。

所以父母陪伴孩子的成長也一樣,並不需要父母像老師一樣對孩子的學習指手劃腳。而是要當一位有智慧的陪伴者,幫助孩子找到他內心的學習動力,在陪伴孩子學習的路上,指導他觀察自己內心對學習的渴望,激發孩子對求知的熱情,這就是教練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