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盡春光是此花——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 周南 桃夭》


佔盡春光是此花——桃夭


有一種花,開在人間四月天,紅的妖嬈,開得曼妙;有一種花,花期很短,只開幾天。卻引得一季嘆惋; 有一種花,花開嫵媚,花落悽然。風吹過,如漫天飄雪,在最溫和的季節裡,用最美的方式失……


唐人說,佔盡春光是此花。


有一個人,生於聖氣氤氳的大唐,遇到京畿之南一朵妖妖的桃花;有一個人,在楊柳花飛,鶯燕啁鳴的季 節寫到:“桃花依舊笑春風”。
草長鶯飛的季節,有一簇桃花,開在都城之南,藩籬之旁。美則美矣,卻美的險些要人命。一位蹁躚少年信馬獨遊,在在明淨的陽光裡,遇到那一支桃花。他扣柴門,她開荊扉;他作揖,她施禮;他目送秋波,她笑靨如花;她給他一杯清水,清清涼涼,微微有些甘甜,就像他眼中的她,情愫純淨,心境通靈。他帶著思念策馬而去,她守著愛戀原地等待。
桃花落去,桃花又開。他一路尋尋覓覓眺望舊日裡婀娜的倩影。一路奔馳,卻被一枚銅鎖硬生生將思念阻 斷。他悵然若失,用糾纏不清的遺憾提筆寫道: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自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他離去,她迴旋。

她痛恨自己錯失了良機,以淚洗面,茶飯不思。她氣若游絲,似斷似連。

他再次到來,仰天長嘆,淚如雨下。

她是絳娘。

他是崔護,字殷功,唐代博陵人。

也許世間真有奇蹟,也許舉頭真有神靈,也許真心真的可以起死回生。她雙目微動,朱唇微啟,投入他的懷抱。於是,納彩,問名,納吉,納徴,請期,親迎。六禮之後,崔護掀起了期待已久的喜帕,看到了要保護一生的桃花。從此絳娘殷勤執家,紅袖添香,為夫伴讀,使得崔護心無旁思,專意於功課,學業日益精進。唐德宗貞元十二年,崔護進士及第,外放為官,仕途一帆風順,官到嶺南節度使。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每每讀到《桃夭》都覺得異常親切。時間並沒有留下痕跡,三千年,桃花沒有退去芳華。

三千年前,我們就都愛那面若桃花,宜其室家的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