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描述我去過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打發時間, 細數我知道的湖北省域內的高校,高三學子或許能夠用得上

現將我所知道的武漢理工大學分享與你:

一、武漢理工大學簡稱“武理工”;英文名稱寫成“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她在中國●湖北●武漢。

二、武漢理工大學(南湖校區)在武漢市洪山區文治街34號。途經這裡附近的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有公交車:804路、817路、625路、632路、797路、908路、brt1路、503路、564路、613路、723路、797路、811路。

三、校園簡要描述:是教育部直屬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是由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國家海洋局等國家部委局共建。校官網顯示,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3個校區,佔地近4000畝,總建築面積174.59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309.41萬冊;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餘人,博士、碩士生18000餘人,留學生1300餘人;有教職工5407人,其中專任教師3255人;設有25個學院(部),90個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7個;有1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

四、大學所在地的基本描述:武漢,湖北省省會 ,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我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是內陸地區最繁華都市、是區域中心城市。民國時期漢口高度繁榮,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城區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境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上百座大小山巒,166個湖泊座落其間,水域面積,佔全市面積四分之一,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域生態環境。武漢是我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截至2014年,在漢高等院校98所;其中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數僅次於北京居中國第二,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數量居全國第三, 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107.26萬人 ,居世界第一。武漢已被我國列為超大城市;武漢在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五、今世前緣:

2000年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合併組建武漢理工大學。

(一)武漢工業大學的“來龍去脈”是:一是由1898年初創並且發展為的湖北省武昌高級工業學校、1902年初創並且發展為的湖南省立長沙高級工業職業學校、1909年初創並且發展為的省立楚怡高級工業職業學校、1933年初創並且發展為的河南省鄭州工業學校、1934年初創並且發展為的長沙市政建設工程學校、1951年初創並且發展為的武漢土木工程學校合併而成的武漢建築工程學校;二是由1948年初創並且發展為的東北兵工專—瀋陽建築機械學校、1951年初創並且發展為的瀋陽建築材料工業學校、1955年初創並且發展為的瀋陽計劃經濟學校、1955年初創並且發展為的北京建築工業學院合併北京建築工業學院;三是這些學校經過搬遷,隸屬關係變動,校名多次更改,在1985年由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更名為武漢工業大學,1998年轉屬於教育部。

(二)武漢交通科技大學的“來龍去脈”是:一是由1945年至1946年籌建到成立的國立海事職業學校而來的武漢水運工程學院;二是由1945年從醞釀到成立的廣東省潮汕高級商船職業學校而來的武漢河運專科學校;三是這些學校經過搬遷,隸屬關係變動,校名多次更改,在1993年經當時的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由武漢水運工程學院更名為武漢交通科技大學。

(三)武漢汽車工業大學的“來龍去脈”是:由1958年創辦武漢工學院經過搬遷,隸屬關係變動,校名多次更改,在1995年,學校更名為武漢汽車工業大學。

2017年9月武漢理工大學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六、校訓:明德、厚學、求是、創新

七、主要重點學科如下所列。

(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二)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

(三)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材料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輪機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水聲工程

(四)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礦物加工工程

宅在家裡:描述我去過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宅在家裡:描述我去過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的高中,教了不到3年的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的高中教材)才入學,畢業後是經過逐級晉升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