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擔心這三個問題

對中國人來說,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它屢屢出現在中學政治課本上、考研資料上,還有各種考試題中。

當時既覺得2020年好遙遠,還覺得2020年很令人嚮往,它代表著美好的未來。

現在2020年從課本中文件中走下來了,走到了我們面前,卻一下子又覺得有點恍惚。既感慨於時間過得太快,也感慨於期待和現實的差距。

2020年,我擔心這三個問題

以我個人來說,若按照物化指標衡量,今天遠遠超出了我當年最樂觀的預期。我走出了大別山,在首都北京找到了一份工作,安家落戶,這在過去想都不敢想的。這是中國的快速發展惠及到了像我這樣千千萬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山裡人。

但如果說實際感受,我並沒有預想得那樣感到幸福。我不認為這是因為我太貪心,我想這有我當年把事情想得太簡單的緣故,也有我對生活的要求標準在不斷提高的因素。這應該在普通人當中是有代表性的。

2020年是一個收官之年,如小康社會、扶貧工作等。收官之年意味著就要有人驗收,那麼誰來驗收呢?當然國家有相關部門來驗收。但我想,歸根結底還是老百姓來驗收。老百姓也看不懂經濟數據,但他們都有各自的切身體會,他們的心裡都有一杆秤。這也就是民心民意。從各種調查看,老百姓對過去國家取得的發展以及自己生活的改變,總體是很滿意的。但與此同時,在具體領域確實存在不少不滿意的地方,對未來也有不少擔心和困惑。

2020年,我擔心這三個問題

特別是,過去幾十年中國人已經習慣了生活水平快速改善,如果將來經濟發展不足以支撐民眾的預期,甚至遠遠落後於民眾的預期,那就會出很嚴重的問題。2019年,在智利、阿根廷、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埃及、伊拉克、伊朗、哥倫比亞、黎巴嫩、厄瓜多爾、津巴布韋……等等,這麼多國家和地區都在2019年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甚至陷入了動盪。它們都有一個共性問題,就是發展陷入了困境,讓其他問題凸顯出來。對此,中國決策者看得很清楚,一直把經濟發展看作是化解難題的關鍵鑰匙。

對2020年的中國經濟,悲觀的聲音不少,同時也有很多人說,中國經濟的潛力巨大。這是肯定的。凡是老百姓不滿意的地方都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潛力之所在。但是,如何把這個潛力轉換成現實的發展成績,是十分不容易的,這個世界上誰也沒找到一個良方。若論潛力,恐怕非洲的潛力最大,拉美國家的潛力也更大,它們的自然資源比中國豐富多了,現在發展也更滯後,這些都是潛力。但為什麼大家對非洲沒有信心呢,對拉美也沒有多大信心呢?這比拼的就是國家治理能力了。

2020年,我擔心這三個問題

毫無疑問,中國的國家治理能力已經得到了檢驗,激發潛力轉化成實際成績,中國創造了發展奇蹟。如果以2020年作為一個分界線,從建國到2020年,我們在國家發展這個競技場,是一個成功者勝利者。但接下來,中國面對的問題和挑戰,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加複雜和不確定性。過去的成績,並不能自動轉化成我們在下一階段的優勢和動力,甚至可能在有些時候成為阻礙。

在我看來,現在有三個問題是中國發展潛力轉換路上的障礙。

第一是形式主義,相信大家對此都有各自的體會。形式主義是一個痼疾,儘管中央也三令五申要求戒除,但我們看到,形式主義在各個領域,特別是財政撥款的各部門屢禁不止,反而更加凸顯,而且產生了變異,用形式主義反形式主義,新的形式主義更加難以甄別,當然也更難以戒除。形式主義的危害是根本性的,它會讓國家的大政方針在實操層面落空、空轉。

2020年,我擔心這三個問題

第二是過於泛政治化的傾向,這其實也是一種形式主義。中國人講中庸,其實是一個度的問題。政治對一個國家來說當然至關重要,但過於泛政治化的傾向,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就會是弊大於利。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創新的整體環境,有時候讓人不能把心思都放在做事上。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就不列舉了。

第三,中國崛起的外部環境在變得更加複雜,外界對中國的戒心上升。美國等還採取了越來越多的實際行動,形成了中國進一步發展的阻力。這反過來又刺激了中國社會的情緒,激化了中外的對立心理。中國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與外部世界相處,形成良性對接,這又成了一個新的不可迴避的問題。如果處理得不好,會對內政產生複雜影響。

中國人靠實事求,艱苦奮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績,只要這兩點沒丟,2020年值得期待,未來值得期待。如果這兩點丟了,未來就無法令人樂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