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喊外國人叫“老外”,外國人又怎麼喊我們呢?俄國的最霸氣

對於稱呼外國人這件事上,我國老百姓都有一個心照不宣且約定俗成的詞語,即是“老外”。這個詞沒有任何的貶義色彩,是個妥妥的中性詞。而且在某些國人語境裡,甚至是對外國人一種友好的稱呼,正如你會稱呼左鄰右舍的街坊老王、老李、老張等等。“老外”一詞外國人聽起來也像是拉近了自己和外國人的距離。

中國人喊外國人叫“老外”,外國人又怎麼喊我們呢?俄國的最霸氣


事實上,外國人並不喜歡被中國人叫做“老外”。其中,最忌諱的就是“老”這個字,正常外國人這個詞英文翻譯過來叫“foreign”,而“老外”的英文翻譯叫“old foreign”。本來一個單詞就能解決的問題,你非得在前面加個老字。而且,是個人都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外國人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時,又怎麼會喜歡。

說白了,還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畢竟在我國,“老”這個字並不止有表示年齡大的含義,還有成熟穩重,熟悉可靠的意思。但英文裡沒有多義字,外國人顯然理解不到這個層面。

中國人喊外國人叫“老外”,外國人又怎麼喊我們呢?俄國的最霸氣


曾經有這樣一個軼事,就是兩個中國人行走在美國洛杉磯的街頭,其中一箇中國人稱呼美國人叫“老外”,old foreign。此舉引起了這個美國人的強烈不滿,明明在美國的領土,兩個中國人才是真正的“老外”,他們憑什麼稱本地人叫“外國人”。說白了,老外這個詞,已經脫離了地緣概念,只要不是華夏民族,中國人不管在哪都會稱呼其為“老外”。

話說回來,我們會叫外國人“老外”,他們不怎麼樂意。那外國人怎麼稱呼我們中國人呢?

中國人喊外國人叫“老外”,外國人又怎麼喊我們呢?俄國的最霸氣

歷史上,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呼並不固定,而每個國家對中國的稱呼不盡相同,甚至在不同的歷史朝代,外國人口中國人的稱呼也有所變化。譬如,唐朝時我國國力強盛,排行世界第一。因此,那會的中國人被老外叫做唐人,而這個稱號直到今天,某些國家的老外仍在使用。

明朝時期,朝鮮半島的百姓則喜歡管我國叫做“掌櫃的”。那會高麗盛產人參,最大的進口國無疑就是我們中國,因為國人長期收購高麗的人參。所以,他們就叫我們“掌櫃的”。

中國人喊外國人叫“老外”,外國人又怎麼喊我們呢?俄國的最霸氣

而在元朝時期,俄羅斯人稱呼我們國人叫契丹,這裡可能很多讀者搞不懂,不是有專門的契丹民族嗎?為何要叫中國人契丹?主要是因為,那會俄羅斯正處在國家形成的階段,其中,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金漲汗國對俄羅斯國家的形成齊了關鍵作用。

正是由於金帳汗國長達200多年的殖民,斯拉夫人才得以凝聚一心,共同推翻蒙古統治,建立起了沙皇俄國。他們管金帳汗國的蒙古人叫契丹,而那會我國的元朝,其實也算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大汗汗國。因此,我們國人也被他們一併劃分到了契丹的範疇,這個稱呼也一直沿襲下來,如今俄語裡“中國人”這一詞的發音,就叫做契丹。

中國人喊外國人叫“老外”,外國人又怎麼喊我們呢?俄國的最霸氣


最著名且最不被我國人民接受的,當屬清朝末年,日本人對我們“支那”的稱呼了。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我國國力衰弱,“支那”這個稱呼帶有明顯的諷刺和輕蔑的挑釁意味,如今在我國算是誰提跟誰急的一個敏感詞。

說白了,這些外國人對中國的稱謂和我國的國力息息相關,只要中國強大,這些稱謂也就不可能難聽到哪去。不然,即使人家叫得天花亂墜,也吐不出一個好詞。所以,我們要努力建設好祖國,讓更多的“老外”對我們刮目相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